《樹敵過多: 公孫瓚進攻冀州》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函谷關以東的各州、郡長官只顧相互吞并,擴充自己的勢力,袁紹、袁術兄弟自身也離心離德。袁術派孫堅前去攻打董卓,孫堅尚未返回,袁紹就任命會稽人周昂為豫州刺史,偷襲并攻占孫堅的根據地陽城。孫堅嘆息道:“大家共同為大義而起兵想要拯救國家,現在逆賊董卓就要被打敗了,但我們卻各自如此相待,我能與誰一起合力奮戰呢!”于是孫堅率軍還擊周昂,周昂戰敗退走。袁術派公孫越幫助孫堅進攻周昂,公孫越被流箭射死。公孫瓚知道后大怒,說:“我弟弟的死,禍首就是袁紹。”于是他率軍駐扎磐河,上書朝廷,歷數袁紹所犯的罪惡,然后進軍攻擊袁紹。冀州屬下的各城多數背叛袁紹而響應公孫瓚。袁紹感到恐慌,便把自己的勃海太守印綬授予公孫瓚的堂弟公孫范,派他前往勃海出任太守,以求和解。然而,公孫范隨即便背叛了袁紹,率領勃海郡的軍隊,前去協助公孫瓚。于是,公孫瓚自行任命部將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并全部更換了各郡、縣的長官。
袁紹極不善于處理與各部的關系,在形勢很好的時候,沒有及時抓住機會,失去當時統率關東聯軍攻打董卓,建功立業的良機。孫堅為一代梟雄,本該想方設法結交,卻暗中發動進攻,既失去大義,又樹新敵,并引起勁敵公孫瓚的攻擊。袁紹在事發之后,又無遠略,惶恐之中授公孫瓚堂弟公孫范勃海太守之印,放虎歸山,自損威重。把握形勢,穩扎穩打,是一個韜略家的根本所在,袁紹不能在亂世中最后奪得勝利,是因其自身存在不可克服的致命弱點。
上一篇:《樹基建本,以成霸王之業》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