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黃宗羲
黃宗羲 (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學者稱梨洲先生。余姚 (今屬浙江) 人,明末東林黨人黃尊素長子。清初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尊素被魏忠賢閹黨殺害,他于19歲時入京,伸冤復仇,以鐵錐斃殺仇人。后參加 “復社”,開展反宦官斗爭。清兵南下,他在浙東集義兵抗清,南明魯王政權授都御史。南明覆亡后,即埋名隱居,講學著述。清廷屢次征召,均堅辭不就。他是浙東學派的創始人,著有《明夷待訪錄》《南雷集》《宋元學案》《明儒學案》 等。
主要書齋號有: 續抄堂、惜字庵等。
續抄堂黃宗羲年少時讀書不守章句。其父囑他學舉業,以便日后步入仕途,但他厭惡科舉八股,致力于經世致用之學。每日攻讀到深夜,把家中藏書全部鉆研了一遍。為了學業基礎打得更扎實,他廣交文友,并向附近一些著名藏書家借書閱讀,常常傍晚把書借回,連夜閱讀抄寫,翌日歸還后再借。為讀書抄書方便,他在居室近旁興建一所書齋,命名為 “續抄堂”,以示借書抄寫誓將連續下去的決心。抄書一遍,勝讀十遍。由于他勤學苦讀,因此學業扎實,學問淵博,成為一代宗師。
惜字庵“惜字庵” 與黃宗羲的著述生涯有關。他平生不但嗜書如命,刻苦學習,而且還勤于寫作,著作極為豐富,重要的如《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宋元學案》、詩文集《南雷集》、歷史著作《明史案》,還著有《歷象數論》、《律呂新論》 等。他作文嚴謹,惜字如金,故題自己的齋名為 “惜字庵”。
黃宗羲32歲時,學者方震孺贊其: “文有師法,不落世諦,真古文種子也。” 中年之后,成就更大,與孫奇逢、李颙世稱“三大儒”。當時東林黨的著名學者湯斌在與之晤談之后,對人云: “黃先生論學如大禹導水導山,脈絡分明,吾黨之斗杓也。” 當時莘莘學子以不得見他一面而引為終身遺憾。
上一篇:齋號趣談·黃儉
下一篇:齋號趣談·黃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