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吳趼人
吳趼人(1866~1910),原名沃堯,字小允,又字繭人,號 “我佛山人”,廣東南海(今廣州)人。清末文學家。生于北京,長于廣東佛山,后遷居上海。曾主編《月月小說》、《字林滬報》、副刊 《消閑報》,創辦《采風報》、《奇新報》和 《寓言報》,主持廣志學堂。寫作小說甚多,大多揭露晚清腐敗現象,是近代譴責小說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恨海》《痛史》 等。
主要書齋號有: 趼廛。
趼廛“趼廛” 乃為 “吳趼人寓所” 之意。“廛” 者,市內百姓之居也。吳趼人性情豪放不羈,年輕時遷居來滬,曾居上海虹口乍浦路多壽里、海寧路鴻安里等處。一次,他揮毫題于門曰 “趼廛”。“趼廛” 兩字本屬生僻字,他又分開書寫,路人見之,笑道: “滬上工藝縱多,然未見有專以磨墨為營生者。”這顯然是把 “趼廛” 誤讀為 “研墨” 了。
他在趼廛中,讀書,編輯,著述。其著述大都在夜深人靜時進行,至天色微明才稍事休息,日出后又繼續工作。晚年,他郁郁不得志,于是縱酒自放,經常狂飲,至醉方休。醉時高聲朗讀司馬遷的游俠傳,為此鄰家婦幼常譏笑他。有時他甚至以酒代糧,整月不吃飯。曾寫過一首家居之詩: “無事一樽酒,心閑萬慮清。古書隨意讀,佳句觸機成。幽鳥寂不語,落花如有聲。此中饒雅趣,何必問浮生。” 其傲岸灑脫的性格,溢于言表。
由于嗜酒過量,又勞瘁過度,染上肺病,因此英年早逝。以其齋名 “趼廛” 命名的著作有《趼廛筆記》《趼廛隨筆》《趼廛續筆》《趼廛剩墨》《趼廛詩刪剩》等幾種。以后,群學圖書社把《趼廛剩墨》《趼廛詩刪剩》連同 《慶祝立憲》等短篇小說合為 《趼人叢譚》 出版。
上一篇:齋號趣談·吳梅
下一篇:齋號趣談·吳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