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俞樾
俞樾 (1821~1906),字蔭甫,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人。清學者。道光進士,授編修,提督河南學政。中年罷官后,一心治經學,曾主講蘇州紫陽、上海求志、德清清溪、歸安龍湖、杭州詁經等書院。他博覽四書五經,旁涉稗官雜史,為當時儒學之宗,聲名揚于海內外。撰有 《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 等。所撰各書總稱《春在堂全書》,共250卷。
主要書齋號有: 春在堂。
春在堂俞樾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舉人。道光三十年,時年30歲,他進京參加進士復試。在殿試時,他手書一詩,名曰 《淡煙疏雨落花天》,首句為“花落春仍在,天時尚艷陽”,深得主考官曾國藩的賞識,曰: “此與 ‘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相似,他日所至,未可量也?!?于是取名金榜,賜進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此為俞樾最得意時。后他罷官隱居蘇州馬醫科巷,營筑庭宅“曲園”。在為書齋取名時,有意從那句使他發跡的 “花落春仍在” 中,摘取 “春在” 兩字,定齋名為 “春在堂”,一來紀念當年輝煌起點,二來表示自己雖罷官—— “花落”,但志不衰—— “春在”?!按涸谔谩?由曾國藩書寫匾額。
在春在堂中,書齋主人潛心鉆研經學,博覽群書,并講學授徒,其生徒中也多 “蔚為通材” 者。他專心治學,不好聲色?!肚宕甙倜藗鳌贩Q其“經身不肴食,衣不過大布,臥起有節,保真持滿,故老而神志弗衰。讀書著作守常程,每競一步,輒以寫定之書刊布于世”。上世紀80年代初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聯合葉圣陶、顧頡剛等倡議重修曲園。俞樾曾孫俞平伯在京聞之,乃獻出珍藏的曾國藩所書“春在堂” 手跡,以及李鴻章所書“德清俞太史著名之廬” 的原件,經重描制匾,完整如新。如今,曲園及其春在堂已成為蘇州的一大景觀。
春在堂 曾國藩題
上一篇:齋號趣談·侶倫
下一篇:齋號趣談·傅增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