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丁浩
丁浩(1917~ ),號皓叟,江蘇吳縣人。上世紀30年代起從事廣告美術設計,50年代初任教上海美專。1952年在上海美術出版社任年畫、宣傳畫創作組組長。1959年調上海市文化局,受命籌建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建校后先后任教務主任、工藝美術系主任兼國畫系主任。其作品多次參加上海和全國的美術展,在書畫界具有廣泛的影響?,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裝潢設計學會顧問等。
主要書齋號有: 悟廬。
悟廬丁浩的書齋號為“悟廬”。他認為,作為一名美術工作者,首先要有“悟”性,如果沒有 “悟”性,就只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上原地踏步,永遠也不會進步; 而人的一生也是如此。人的一生誰也免不了會碰到一些事,沒有悟性就如同鉆進了牛角尖,在某些事上想不開,這又何苦。他的 “悟廬” 正是由這兩個 “悟” 而得名的。
丁浩在書齋里 潘國慶攝
“悟廬” 位于上?;春V新泛秃戏灰淮崩鲜绞瘞扉T建筑的統前樓中。進門的沙發上方,掛著一幅丁先生自書的草書立軸: “筆硯永朝朝,揮寫復歲歲?!?朝南一排四扇大窗,窗臺上擺放著鐵樹等好幾盆綠意蔥蘢的盆栽,給書齋平添了幾份幽雅和春意。房間靠墻兩面置放著幾個高低不一的書柜,里面被書本、畫冊塞得滿滿的。靠窗的大畫桌上,文房四寶一應俱全。一塊木刻的齋匾 “悟廬” 懸掛在墻壁正中,分外引人注目。當初丁先生為他的書齋題名后,就有了將齋名刻在木板上的想法。他的學生得知后,主動請纓。丁先生認為,選一般性的木料就可以了,但他的學生卻執意為他選了一塊上好的木料,精心刻制后,一直懸掛至今。匾額無描金繪彩,呈木本色,如同丁先生的人品,顯得樸實無華。
早在上世紀40年代,丁先生就和張樂平、陶謀基、洪荒、葉苗等漫畫家一起,在書齋里用畫筆當武器,創作出一幅幅漫畫來迎接解放。解放后,他先是在上海軍管會文藝處下屬的美術工場工作,后又應劉海粟創辦的老 “上海美?!?教務長謝海燕的聘請,到該校任教。從此,他走上了美術教育的道路,在美術教育這塊田野上,辛勤耕耘至今。
丁先生所創作的作品,曾多次參加上海和全國的美展。1992年12月,丁浩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 “丁浩書畫展”,展出作品140余件。當時觀者如潮,僅參加展覽開幕式的來賓就達600余人。
滿頭白發,然而卻精神矍鑠的丁先生雖已年過耄耋,但仍熱衷于社會事業。最近,他正在書齋里整理一批素描作品,準備挑選一部分佳作贈送給有關單位。他說: “這也算是一個老美術工作者對社會的一份貢獻吧! ”
悟廬
悟廬
上一篇:齋號趣談·丁景唐
下一篇:齋號趣談·丁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