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原上草·陰山之旅·二連鹽池·“恐龍之路”上的敦煌
二連鹽池為二連浩特市東北9公里的一片鹽湖,這里因發掘出大量的恐龍化石而聞名中外。
本世紀初,古生物學家就在這里挖掘清理出大量恐龍化石,還發現了恐龍蛋化石,創我國首次記錄。幾十年來,這里陸續挖掘出數量可觀的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和鱷魚化石。僅1959年,中國學者就在這里挖掘出兩具完整的鴨嘴龍化石骨架、三具小型食肉類恐龍化石。當時一位古生物學教授在當地一獵戶家休息時,曾無意中發現獵戶孩子把玩的一串佛珠竟是珍貴的恐龍牙齒化石,它比在美洲挖掘出的同類化石更有價值。
根據考古發現,在六七千萬年前,這里是一片煙波浩渺的湖泊,湖畔出沒著兇猛的食肉恐龍、龐大的鴨嘴恐龍、形似駝鳥的似鳥恐龍,還有鱷魚等,而鴨嘴龍則是這個爬行動物爭雄王國的主角。后來地殼運動使得這里陸地上升、山崩地裂,二連鹽池這塊恐龍的樂土遂變成了恐龍的墓地。古生物學家認為二連地區不僅是亞洲眾多恐龍類群的生長搖籃,而且是亞洲和北美洲各類恐龍遷徙途中的中轉站。考古發掘表明鴨嘴龍在北美洲也相當活躍,但鴨嘴龍只能生活于淡水中而不能涉洋過海,由此推測,在鴨嘴龍生活的時代亞洲和北美洲是相連的,鴨嘴龍可在其間任意往來,二連地區則是其往來遷徙的必經之地。人們把這里比為橫貫中亞的“恐龍之路”上的“敦煌”。此外,古生物學家還推測,二連地區很可能還是禽龍類、哺乳類、靈長類和人類等陸生動物發源及成長的搖籃。
上一篇: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平羌小三峽·“影入平羌江水流”
下一篇:蒙蒙巴蜀雨·川西之旅·邛海·“月月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