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汪士慎
《汪士慎》:汪士慎 清康熙二十五年—約乾隆二十七年(1686-約1762),字近人,號巢林,又號溪東外史,安徽休寧人。流寓揚州,與金農、華相友善。筆墨習染,遂臻妙境,為揚州八怪之一。工詩及八分書,畫水仙、梅花清妙獨絕。金農謂其畫梅之妙,與高唐(翔)異曲同工。老而目瞽,為人畫梅,或作八分書,工妙勝于未瞽時,亦精篆刻。著有《巢林詩集》。
《汪士慎》:主要閑章:尚留一目著花梢 左盲生 七峰草堂 逃禪煮石之間
尚留一目著花梢 左盲生
語出厲鶚《題汪近人〈煎茶圖〉》:“先生一目盲似杜子夏,不事王侯恣瀟灑。尚留一目著花梢,鐵線圈成春染惹。春風過后發茶香,放筆橫眠夢蝶床。南船北馬喧如沸,肯出城陰舊草堂?!蓖羰可?4歲時左目失明,仍勤于畫梅花,工妙勝于未盲時,他給方可村的詩說:“筆硯攜游越,歸來老病加,亂愁生白日,一目著寒花。”他的目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過于嗜茶,到了飯可終日無,茗難一刻廢的地步。醫生告誡他說:“嗜茗過甚,則血氣耗,致令目眚?!彼呐笥殃愓略鴮掖蜗鄤?,但結果呢?是冷笑面相背,偏盲尚無悔。因為茶已完全融入了他清苦的人生。他自己說:“知我平生清苦癖,清愛梅花苦愛茶?!保ā度敶逡詴r大彬所制梅花砂壺見贈,漫賦茲篇,志謝雅貺》)厲鶚《題汪近人〈煎茶圖〉》:“巢林先生愛梅兼愛茶,啜茶日日寫梅花,要將胸中清苦味,吐作紙上冰霜椏。”陳章《巢林集》卷首像贊云:“好梅而人清,嗜茶而詩苦,惟清與苦,實漬肺腑。”真道出了他的心聲。到他67歲,竟雙目失明,對于像他這樣的畫家來說是比失去生命更為痛苦的,其境遇也可想而知了。“塵封硯匣時危坐,誰肯相過問爨煙!”(陳章《巢林失明》)但如此沉重的打擊也未能將他擊倒,畫是不能畫了,就轉而寫狂草大字,并自號“心歡道人”。還拿字給病中的金農看,金農驚喜地稱他是“盲于目不盲于心”。
七峰草堂
與“小玲瓏山館”同為馬曰琯家的“街南書屋”里的廳館之一,其地今在東關街原“盛世巖關”附近。馬曰琯兄弟與汪士慎有同鄉之誼。馬氏昆季雖業于商,卻酷愛詩文書畫,所以,馬家的街南書屋,就成了揚州盛極一時的文人雅集之所。汪士慎與高西唐、厲樊榭等人的詩畫活動,也就經常在街南書屋中進行。《韓江雅集》唱和詩中,留下了許多生動的記錄。
逃禪煮石之間
語出汪士慎《春風上乘圖冊》:“鐵干繁枝著剡藤,花為銀字層層。不知煮石逃禪后,誰向春風得上乘?!?/p>
尚留一目著花梢
左盲生
七峰草堂
逃禪煮石之間
上一篇:楹聯趣談·毛澤東
下一篇:印章趣談·汪士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