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一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謚文忠。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嘉慶年進士。曾與龔自珍、黃爵滋、魏源等提倡經(jīng)世之學。1837年,林則徐任湖廣總督,極力倡導嚴禁鴉片,嘗上言曰: “鴉片之害,甚于洪水猛獸。”旋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輸入,強令英美煙販交出大量鴉片,并當眾銷毀于廣州虎門海灘。林則徐還積極籌備海防,與水師提督關天培并肩御敵,在穿鼻洋等地屢敗英軍武裝挑釁。不久,他遭投降派讒害打擊,被革職,并遣戍新疆伊犁。后起用為陜西巡撫,擢云貴總督,因病辭歸。1850年受命為欽差大臣,往廣西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路途勞頓,舊疾復發(fā),溘逝于廣東普寧。著有《林文忠公政書》《畿輔水利議》《滇軺紀程》《荷戈紀程》《云左山房詩鈔》《云左山房文鈔》等。
英豪也自愛紅樓
幾年前,紅學家杜春耕收藏的林則徐手書詠《紅樓夢》組詩的扇面經(jīng)鑒定確認后,引起紅學界的極大興趣。著名紅學家周汝昌賦詩一首,高興地說:“英豪也自愛紅樓?!?/p>
林則徐像
據(jù)古典文學專家李漢秋介紹,題扇共十二詠。第二詠起有題,依次是: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湘云眠石、寶琴立雪、晴雯補裘、小紅遺帕、藕官焚紙、玉釵 (應為玉釧) 嘗羹、齡官畫薔、香菱斗草和平兒藏發(fā)。第一詠無題,挨其意既是詠黛玉,又有總領全詩的作用。林則徐特別推重黛玉葬花,不僅放在首位,而且著筆最多,他把花、春、黛玉、紅顏薄命四種意象疊映組合成深邃的意境。黛玉憐花、惜花,實是自憐、自惜,她的 《葬花詞》 實是自挽歌?;ㄏ笳鞔?,惜花就是惜春; 辛棄疾詞云“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 林則徐的詩說“一鋤煙雨葬殘春”,“無主芳心泣暮春”。葬花就是埋葬殘春,泣花就是泣暮春,也就是哀惋美——美的花、美的春、美的人被摧殘而毀滅,由此逼出質(zhì)問:“底事紅顏同薄命?”多情未必不丈夫,林則徐身為民族英雄,同時也是性情中人。
云水風度 松柏襟懷
林則徐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亦以雅善書法而聞名,他在致劉聞石書札中說:“弟日來頗添酬應,委書之掛屏、綾福,再容旬日奉繳……擬為寫數(shù)章于屬書掛屏之上,而日來紙幀、便面堆積幾案,腕下尚未能稍稍清厘,日內(nèi)容當為之也?!笨梢韵胍?,當時向林則徐索書者著實不少。他留下的墨寶甚多,總有數(shù)千件。
林則徐寫字從唐人入手,取勢端重安詳,字體蒼古圓勁,得顏魯公清剛雅正的真氣。當代評論家崔自默稱贊林則徐的書法為“云水風度,松柏襟懷”。這種風度和襟懷在他贈給朋友的扇面上往往有明顯的體現(xiàn)。
《書法》扇面 林則徐
《書法》扇面 林則徐
上一篇:閑章趣談·林則徐
下一篇:楹聯(lián)趣談·林則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