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lián)趣談·弘歷
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清代乾隆皇帝,滿族。清世宗胤禎第四子,1735年至1796年在位。有政績,然亦好大喜功。能詩,現(xiàn)存43000多首,近人編有《乾隆詩選》。善書,亦喜聯(lián)語。落款常署 “乾隆”。在歷代皇帝中,撰寫和傳世聯(lián)語最多。常題名勝古跡,亦喜與臣工屬對。今故宮等宮室園林中存有墨跡不少。雖多道統(tǒng)之言,自居身份,但亦不乏性情之作。《日下舊聞考》 收入其所撰聯(lián)語最多。
錐、錐、錐,錐出窮鬼去
拉、拉、拉,拉進財神來
有一次乾隆下江南,駐蹕蘇州。這天正好趕上是臘月三十,乾隆換上讀書人的便裝,不帶一個隨從,獨自信步蘇州街頭。走到一修鞋攤子門前,只見鞋匠袖著雙手低頭坐在矮腳竹凳上。天氣雖然溫和,他卻渾身瑟瑟發(fā)抖。乾隆見他可憐,走上前向他詢問情況。原來臨到過年了,沒人來修鞋,鞋匠家里上有雙親,下有妻兒。為了賺口粥喝,明知無顧客,也不得不在這里等候,希望能碰上一個貴人。乾隆見鞋匠老實可憐,決定周濟他,于是脫下一只靴子讓他修。鞋匠接過靴子翻來覆去一看,忙對他說: “先生,你老人家的靴子,好好的,沒有要修的地方! ”乾隆說:“不,你仔細看看,有的地方該修了。”鞋匠又細心看了一番,說: “我明白了,你老人家是存心要周濟我,有道是 ‘恭敬不如從命?!庇谑悄闷疱F子,在那容易脫線的地方用心錐了幾針。乾隆想,這鞋匠的確是個實心眼的人,我更要多給他幾個錢! 穿上靴子,用手向懷中一摸,壞了! 剛才換裝易服,匆匆出門,身上分文未帶。于是便給那鞋匠寫了副春聯(lián),作為報償。聯(lián)曰: “錐、錐、錐,錐出窮鬼去! 拉、拉、拉,拉進財神來! ”橫批: “天賜鴻恩?!毙诚蚯∩钌畹刈髁艘粋€揖。后來,鞋匠知道了這是當今皇上的賜聯(lián),于是就借錢在這條街上開了一家鞋靴店,字號為“天賜鞋莊”。由于有皇帝的親筆賜聯(lián),生意紅火,不到兩年就還清了錢,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覺岸正光明如水如月
法流大自在非色非空
這是乾隆皇帝為天津海光寺大殿寫的對聯(lián)。海光寺在天津舊城南門外,這里原是一片沼澤地,明永樂初年,駐扎在天津衛(wèi)的軍隊,就在這一帶屯兵種田。明代“天津八景” 有 “定南禾風”,“定南” 是天津城南門上的題額?!昂田L”是形容風吹禾苗的景象。明正德年間身居朝廷閣臣的一代名流李東陽,曾以“萬里黃云吹不斷,一天翠浪卷還空”的詩句,對這一帶的景色作了形象的描述。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皇帝南巡,駐蹕天津,工于詩畫的寺僧成衡迎于西淀。康熙興會所至,不但賜寫了“海光寺”的匾額,而且賜給該寺兩副對聯(lián): 一副是“香塔魚山下,禪堂雁水濱”,另一副是“水月應從空法相,天花散落映星龕”。高宗弘歷亦步其祖父后塵,屢屢南巡。乾隆元年(1736年)時路過天津,為海光寺御書“瀛堧慈蔭”匾額。此后又陸續(xù)為該寺寫下了大殿額“普門慧鏡”,寺內除那幅大殿聯(lián)外,還寫有御書樓聯(lián):“春物薰馨含慧業(yè),名禽宛轉人聞思”; 大士樓聯(lián): “不生波處心恒定,大寂光天相總融”; 后樓額“鏡瀾普照”,后樓聯(lián)“歡喜白毫光妙明合印,莊嚴香水海安隱同參”。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他曾在海光寺前閱兵,作 《題海光寺》 及 《閱武》 詩。轉年作 《海光寺》 詩。乾隆五十三年 (1788年)拈香海光寺,又寫下 《海光寺》詩。這幾首詩當年均勒石于海光寺中。
誰知到了1858年,就是在乾隆題聯(lián)的這座海光寺內,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巴伍g以寺外隙地為機器分局”,“光緒庚子兵燹,地當其沖,廟寺盡毀”,乾隆皇帝那充滿禪意的楹聯(lián)也早已不知去向。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孫曾予一人
這是乾隆皇帝的自壽聯(lián),寫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其時正好是他70歲生日。歷代帝王年臻70以上者,漢有漢武帝劉徹,在位54年,享壽71歲; 梁有梁武帝蕭衍,在位48年,享壽86歲; 唐有唐高祖李淵,在位9年,享壽71歲;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享壽80歲; 清則有圣祖康熙玄燁,在位61年,享壽70歲; 連同乾隆,恰共“六帝”。至若五世同堂,除乾隆外,則是曠古所未有。乾隆之世,正是承平盛世,而他不寫自己的文治武攻,卻專以“七旬天子”自夸,以“五代孫曾”為豪,真乃別出心裁。然而,數(shù)千年來亦確實只有乾隆一人才能當此!
靜看入畫真豐韻
饒有出塵別體裁 弘歷
上一篇:印章趣談·弘歷
下一篇:印章趣談·張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