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韋誕
《韋誕》:韋誕(179—253),三國魏書法家,制墨名家。字仲將,三國魏京兆(今陜西西安市)人。工書法,善辭章。建安中,拜為郎中,后遷光祿大夫。明帝太和年間,韋誕為武都太守,后來因為書法有名而補為侍中。其書法善楷、隸,得蔡邕真傳。魏時宮觀上的匾額多為其題。韋誕作字,甚為莊重,不妄染墨,有人評為 “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又善制筆、墨,世有 “仲將之墨,一點如漆” 之稱。其子少季,亦以能書見稱。
仲將題匾
承東漢書法之風氣,三國時期涌現出了眾多的書法名家,而以經濟最為發達、政治環境最為穩定的魏國為最,韋誕便是此時魏國書法家的代表。韋誕各種書體皆能,尤以楷書最為擅長,并精于題匾,深得稍前自己的書法大家蔡邕書法的真傳。韋誕題字頗多,漢魏時皇宮、館舍以及珍貴器物上的字,多為他所題。這些題字,無一不是精品,也受到了時人尤其是官家中人的贊揚和賞識。韋誕的家人也受到了他勤練書法的影響,他的哥哥元將、兒子少季也擅書法,而且小有名氣。相傳韋誕還會自己制造墨汁,而且聲譽頗高,時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的贊語,可謂 “芳名遠播”。
魏明帝青龍年間,也就是233年,洛、許、鄴三個都城的宮殿蓋好了,這可是轟動一時的大事,因此魏明帝曹睿親自下了一道詔書,請韋誕為新都題寫匾額。韋誕接到詔書,自然不敢怠慢,立即開始精心準備。韋誕有個習慣,就是很重視書法用具,他向魏明帝上奏說: “過去蔡邕認為自己善書法,兼李斯和曹喜之法,可他卻輕易不書,一定要在白色的細絹上寫字,可見他對書法用具非常講究。古語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讓我用張芝所制的毛筆,左伯所造的紙和我自己所調的墨,有了這三樣得力的工具,再加上我嫻熟精到的功夫,才能在一丈多長的匾上寫字并且寫好。” 魏明帝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就依了他的要求,并寬限了題匾的時日。韋誕領旨后,就開始精心準備,花了很大功夫,弄到了張芝制的毛筆,左伯造的紙,再加上自己調配的墨,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之后,才開始題字。他題寫的字端莊大方,典雅大氣,風骨蘊含其中,受到了眾人的一致贊賞。
上一篇:印章趣談·陳鴻壽
下一篇:翰墨趣談·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