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邯鄲之旅·銅雀臺·“銅雀春深鎖二喬”
銅雀臺為三國時曹魏在國都鄴城所筑三臺(另二臺為金鳳臺、冰井臺)之一,在河北省臨漳縣城西南約15公里處,為東漢建安十五年(210),魏武帝曹操所建。
相傳曹操見一火球自天而降,派人尋查,至此掘出一只銅雀,以為“吉祥之兆”,遂建此臺。臺高十丈,殿宇百余間,臺成,曹操命其子曹丕登臺作賦,有“飛閣崛其特起,層樓儼以承天”之語。后趙建武帝石虎,筑五層樓于臺上,高50米,并置銅雀于樓頂,高5米,舒翼若飛。
河北臨漳銅雀三臺遺址
銅雀臺原本是曹操歌舞宴樂的場所。以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為首的鄴下文人,經常在銅崔臺聚會賦詩,出現了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和建安文學。后來歷代文人墨客登臨銅雀臺,觸景生情,留下了不少詩篇。清書畫家鄭板橋《銅雀臺》贊其雄偉壯觀:“銅雀臺,十丈起,掛秋星,壓寒水。”唐詩人張說《鄴都引》詠曹操當年的英雄氣概和眼前鄴城的冷落:“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愁殺人。”唐詩人杜牧著名的七絕《赤壁》也有千古名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不過,赤壁之戰時,銅雀臺尚未建修。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在《念奴嬌·驛中別友人》詞中寫:“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借用“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寓意,來暗指南宋皇后、妃子被元兵俘虜,押送北方的奇恥大辱。后人也有對封建統治者搜刮民脂民膏、大興土木、建造銅雀臺而憤懣者,如唐詩人馬戴《雀臺怨》詩:“魏宮歌舞池,蝶戲鳥還鳴。玉座人難到,銅臺雨滴平。西陵樹不見,漳浦草空生。萬根盡埋此,徒懸千載名。”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福州之旅·西湖·“西施未嫁”
下一篇: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千佛巖·“青衣絕佳”古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