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蓋叫天
《蓋叫天》:蓋叫天(1888—1970),本名張英杰,河北高陽人,是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他演的武生,海內(nèi)無人可堪匹比,令人嘆為觀止,素有“河北真好漢,江南活武松”之稱。他對于表演藝術(shù)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次在演出中脛骨折斷,他以金雞獨立的姿勢亮相,等待落幕,汗出如雨,仍鎮(zhèn)定自若,于觀眾心中保留了武松的英雄形象。他主演的戲曲被拍攝成影片《蓋叫天舞臺藝術(shù)》及《武松》,并出版了《粉墨春秋》一書。
“百忍堂”印
據(jù)知情人說,這方印是蓋叫天先生故物,“百忍堂”三字飽滿端莊,稀疏有致,無邊款,不知何人所刻。忍者原是我中華文化內(nèi)容,早在戰(zhàn)國孟子“仁”中,即有“忍”說。唐朝皇帝曾說“萬事之中,唯有忍高”。后來發(fā)展為“百忍”之說,蓋叫天先生在民國初年,武功已在京劇界出名,人稱“活武松”。他所練的是以“忍”著稱的百忍之功,堂號是“百忍堂”。武術(shù)中的忍功傳世很少,極難練好。功成者可任人圍打,以至“氣不出,心停跳”,與死無異,可是卻能在轉(zhuǎn)眼間起身躍起格斗如常。比起“鐵布衫”、“鐵襠功”、“氣功”、“瑜伽功”,似乎更高一招,武林高手沒有不畏怕的。
蓋叫天幼年家境貧寒,他8歲進天津隆慶和科班學藝,先學武生,后改習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10歲開始登臺,14歲開始用“蓋叫天”之名,練成一身過人的武術(shù)真功夫,憑這個功底立足于京劇舞臺上,展露風采,如日中天,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蓋先生在一次演出中,不幸躍折一條腿骨,當時忍痛謝幕,觀眾竟無人察覺。因為庸醫(yī)延誤,
百忍堂
上一篇:扇面趣談·王雪濤
下一篇:印章趣談·瞿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