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獨立
《獨立》:獨立和尚(1596—1672),幼名觀胤,字曼公,號荷鋤人。浙江杭州人。明亡之際,他于順治十年(1653年)到日本長崎。翌年,隱元和尚也從中國去日本,他受戒于隱元。皈依佛門后,改名易姓,字獨立,號天外一閑人。167 2年圓寂于長崎圣壽山廣善庵,年77歲。
“遺世獨立”印“天外一閑人”印
意大利人利瑪竇,明萬歷年間到我國廣東,后入北京傳教,開始建立天主教堂,深得明神宗賞識,居中國達30余年,最后死在了中國。利瑪竇首將西方科學知識傳入中國,是對我國頗有貢獻的一位友好人士。此人學問淵博,著作宏富。傳說他有私印傳世,“其字巨者如樹,小者如卉,不能辨其為何”。據此判斷,這很有可能是由拼音字母組成的外文印。
與外國人在中國用外文為名印的故事相反,中國人到外國去,也有印章方面的故事。根據記載,在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引起文人強烈興趣的印章藝術之時代,相當于我國的明清之際;而最早帶著篆刻藝術東渡日本的便是這位獨立和尚。
獨立和尚在清兵入主中原之后,不食清粟。為了保持高尚的民族氣節,他不惜遠渡重洋到日本去,第一次把篆刻藝術(不僅僅是印章)帶到了日本,后世日本印人們尊稱他為日本“篆刻之祖”,日本崎玉縣野火山的平林寺,為他建立了“戴溪堂”,豎有碑文,還出版了《獨立禪師自用印譜》。
獨立和尚善書、詩、醫,工于治印。他在日本的20年中,除了傳經之外,更以他所精通的《六書》之學,以及碑版法帖、四體書和篆刻藝術知識傳授于日本人。尤其是他的篆刻藝術,更為友邦人士所青睞。他在日本時,曾隨身攜帶兩方名印,每印刻五面,日本僧侶和藝人視為罕見之物,對這種多面印的奇思構想的“杰作”深表傾羨。獨立對六書之識與見地亦得日本印人的推崇。他帶去的篆刻藝術無疑是標準的篆書和典型的古璽漢印傳統。白文“遺世獨立”和朱文“天外一閑人”印頗具中國明末風貌,且別有一番情趣,其印文所展示的是他的高尚節操與不屈風范。
遺世獨立
天外一閑人
上一篇:翰墨趣談·愛新覺羅·弘歷
下一篇:楹聯趣談·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