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趣談·劉銘傳
劉銘傳(1836~1895),字省三,安徽合肥人。清末將領(lǐng)。曾投奔李鴻章和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軍和捻軍起義。1884年,以巡撫銜督辦臺灣軍務(wù),抗擊法軍。后授福建巡撫。1885年,臺灣建省,旋改臺灣巡撫,籌建基隆至新竹鐵路,增筑炮臺。1890年,加兵部尚書銜兼海軍衙門幫辦。有《劉壯肅公奏議》。
馬料槽竟是寶物
清同治三年(1864年),劉銘傳率所部攻陷常州后,擒殺了太平軍守將、護王陳坤書(綽號“陳斜眼”),住進了護王府。一天深夜,劉銘傳被一陣陣“叮咚”“叮咚”的聲音驚醒。他側(cè)耳細聽,這聲音如叩鐘、似鳴玉,鏗鏘悅耳。劉銘傳披衣躍起,循聲走到馬廄,只見戰(zhàn)馬正在槽邊吞食草糧。俯身細觀,原來是戰(zhàn)馬籠頭上的鐵環(huán)碰撞料槽“叮咚”作響。他提起馬燈一照,原來這料槽竟是一件大青銅器,忙命馬夫?qū)⑵湎此⒏蓛簦峄卮髲d仔細審視。只見該器內(nèi)底部有銘文,外底部有四只曲尺形的足,長方形的四壁各有兩個獸頭耳銜環(huán),口沿下部有窈曲紋飾,臨底部有波帶紋。
銅制精密,擊之聲如鐘磬,形狀似浴缸而端莊厚重,氣勢宏偉。劉銘傳十分珍愛,隨即派親信將其運回他的老家安徽合肥收藏起來。后來,劉在臺灣巡撫任上因病乞歸,在合肥私宅特建雕鏤精致的“盤亭”,私藏此器。直到劉病死后,該盤的拓片才逐漸流傳到一些古董商手里。
劉銘傳所藏乃西周晚期青銅器,因制作者為虢季子白而得名“虢季子白盤”。它通高41.3厘米,長130.2厘米,寬82.7厘米。腹內(nèi)有銘文8行110字,記述虢季子白在對狁的戰(zhàn)爭中獲得勝利,受到周王嘉獎,而銘此器。此器現(xiàn)為國家博物館所收藏。
虢季子白盤拓本
虢季子白盤銘文拓片
上一篇:印章趣談·劉邦
下一篇:閑章趣談·包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