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仁宗皇后阿納失失里》歷史評價(jià)與正史事跡,《元仁宗皇后阿納失失里》人物故事小傳
阿納失失里(公元?—1322年),弘吉剌氏,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的生母。公元1313年,英宗冊立阿納失失里為皇后。英宗即位,尊其為皇太后。公元1322年去世,謚曰莊懿慈圣皇后。
〔正 史〕
仁宗莊懿慈圣皇后,名阿納失失里,弘吉剌氏,生英宗。皇慶二年①三月,冊為皇后,上冊寶,遣官祭告天地于南郊及太廟。改典內(nèi)院為中政院,秩正二品。
英宗即位,上尊號皇太后,其冊文曰:“坤承乾德②,所以著兩儀之稱;母統(tǒng)父尊,所以崇一體之號。故因親而立愛,宜考禮以正名。恭惟圣母,溫慈惠和,淑哲端懿。上以奉宗祏之重,下以敘倫紀(jì)之常。恢王化于二《南》,嗣徽音于三母。輔佐先考,憂勤警戒之慮深;擁佑眇躬,撫育提攜之恩至。迨于今日,紹我丕基。規(guī)摹一出于茲闈,付托益彰于祖訓(xùn)。致天下之養(yǎng)以為樂,未足盡于孝心;極域中之大以為尊,庶可稱其懿美。式遵貴貴之義,用罄親親之情。謹(jǐn)遣某官某奉冊,上尊號曰皇太后。伏惟周宗綿綿,長信穆穆,備《洛書》之錫福,粲坤極之儀天。啟佑后人,永錫胤祚。”明日,受百官朝賀于興圣宮。
至治二年③崩,上謚莊懿慈圣皇后,其冊文曰:“致孝所以揚(yáng)親,易名所以表行。矧?yàn)樘煜履付B(yǎng)弗逮,履天子位而報(bào)則豐。易勝孺慕之心,必盡欽崇之禮。欽惟先皇太后,夙明壺則,克嗣徽音。輔佐先朝,有恭儉節(jié)用之實(shí);誕育眇質(zhì),有劬勞顧復(fù)之恩。九族咸育于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吊,景命靡融。愴圣善之長違,念風(fēng)猷之未泯。是用揄揚(yáng)于彤史,正宜敷繹于寶慈。爰據(jù)彝經(jīng),追嚴(yán)徽號。謹(jǐn)遣攝太尉某官某奉玉冊玉寶,上尊號曰莊懿慈圣皇后。伏惟淑靈如在,合饗太宮。鑒格孔昭,膺茲鉅典。陰相丕祚,億萬斯年。”升袝仁宗廟。
《元史》卷一一四
〔注 釋〕
①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②坤承乾德:舊時(shí)認(rèn)為坤為陰,乾為陽;坤為地,乾為天;坤為卑,乾為尊。故帝為乾,后為坤。此句意為由于坤也承受了乾的至公無私之德,所以才有了君父天下的皇帝和母儀黎民的皇后。③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
上一篇:《僧真寶》歷史評價(jià)與正史事跡,《僧真寶》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元順帝皇后伯顏忽都》歷史評價(jià)與正史事跡,《元順帝皇后伯顏忽都》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