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颙》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周颙》人物故事小傳
周颙,字彥倫。南朝宋、齊間居士,汝南安城(今屬河南汝南縣)人。劉宋時曾任剡縣(今浙江嵊縣)縣令。入齊后任山陰(今浙江紹興)縣令、中書郎、給事中等職。篤信佛教,尤致力于三論宗之研究。著有《三宗論》、《難張長史門論》、《重答張長史書》等。
〔正 史〕
周颙字彥倫,汝南安城①人。晉左光祿大夫颙七世孫也。祖虎頭,員外常侍。父恂,歸鄉(xiāng)相。……宋明帝頗好言理,以颙有辭義,引入殿內(nèi),親近宿值。②帝所為慘毒之事,颙不敢顯③諫,輒誦經(jīng)中因緣罪福事,帝亦為之小止。……
……颙音辭辯麗,出言不窮,宮商朱紫④,發(fā)口成句。泛涉百家,長于佛理。著《三宗論》。⑤立空假名⑥,立不空假名。設(shè)⑦不空假名難⑧空假名,設(shè)空假名難不空假名。假名空⑨難二宗,又立假名空。西涼州智林道人遺颙書⑩曰:“此義旨趣似非始開,妙聲中絕六七十載。貧道年二十時,便得此義。竊每歡喜,無與共之。年少見長安耆老,多云關(guān)中高勝乃舊有此義,當法集盛時,能深得斯趣者,本無多人。(11)過江東略是無一。(12)貧道捉麈尾來四十余年,東西講說,謬重一時,余義頗見宗錄,唯有此途白黑無一人得者,為之發(fā)病。(13)非意此音猥(14)來入耳,始是真實行道第一功德。”其論見重如此。
……每賓友會同,颙虛席晤語,辭韻如流,聽者忘倦。(15)兼善《老》、《易》,與張融相遇,輒以玄言相滯,彌日不解。(16)……
《南齊書·張融、周颙列傳》卷四一
[注 釋]
①汝南安城:在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②“宋明帝”句:宋明帝:即南朝宋太宗明帝劉彧(公元465—473年在位)。言理:謂講談佛理。有辭義:謂有辭采,通義理。③顯:明顯。④宮商朱紫:宮商即宮、商、角、徵、羽的省稱。表示發(fā)聲之平仄。朱紫喻辭采華麗。⑤《三宗論》:三宗即空、假、不空假。宗論,即一宗與他宗之間,因宗義不同而起之論爭。可為不同教宗之爭論,亦可為同教不同宗派之爭論。⑥名:在佛典中,常“名”與“字”并稱,多指能詮顯事物之義。在佛教中,認為名字系一種假立施設(shè),借以詮顯諸法之真實義,然其非諸法之本體,故虛假而不實。⑦設(shè):設(shè)立。⑧難:即詰責。常用于教內(nèi)對法義的論爭或教內(nèi)與教外彼此的問難。⑨假名空:又作人空、我空。為“法空”的對稱。⑩書:信。(11)“多云”句:關(guān)中:古地域名。所指范圍不一。多指函谷關(guān)以西戰(zhàn)國末秦故地。高勝:高明優(yōu)異。法:指佛法。(12)“江東”句:江東:長江在蕪湖、南京間作西南南、東北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來主要渡口的所在,習慣上稱自此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qū)為江東。過江東指晉王室南渡。略:大概。(13)“貧道”句:捉麈尾:謂出家修行。麈尾,指用麈的尾毛做的拂塵。宗:尊崇。錄:記載。白黑:佛教語。指俗人與僧徒。因俗人衣白,僧徒衣黑,故稱。(14)猥:謙辭,表示辱沒他人。(15)“賓友會同”句:會同:聚會。虛席:空著座位等候。表示禮貌。晤語:面對面說話。表示親近。(16)“玄言”句:玄言:指關(guān)于老莊玄理的言談。相滯:謂以疑難相詰。彌日:整日。
[相關(guān)史料]
周颙字彥倫,汝南安城人。晉光祿大夫①顗七世孫。祖虎頭,員外散騎常侍②父珣。颙少為族祖③朗所知。府臺立為殿中郎。④音辭雅麗,出言不窮,尤長佛理。著《三宗論》。嘗于鐘山西立隱舍,休沐⑤則歸之。清貧寡欲,終日長蔬⑥,雖有妻子,獨處山舍。甚機辯。衛(wèi)將軍⑦王儉謂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鹽,綠蔡紫蓼。⑧”文惠太子⑨問颙:“菜食何味最勝?”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⑩。”轉(zhuǎn)國子博士,兼著作。(11)太學諸生慕其風,為事華辯。(12)始著《四聲切韻》行于時。后卒于官。
唐·許嵩《建康實錄》卷一○
[注 釋]
①光祿大夫:官名。西漢始置,掌議論。晉時為加官,無具體職掌。②員外散騎常侍:員外:官制用語。指定員(即正員)之外之官。散騎常侍:官名。三國魏始置。初侍從皇帝左右,諫諍得失,顧問應(yīng)對,職權(quán)頗重,至南北朝時則多為閑散之職。③族祖:即族祖父。祖父的堂兄弟。④“府臺”句:府臺:即臺府。指中央政府機構(gòu)。殿中郎:官名。十六國前秦始置,為殿中侍衛(wèi)武官。⑤休沐:休息洗沐。猶休假。⑥蔬:蔬食。⑦衛(wèi)將軍:官名。西漢初為將軍名號之一,統(tǒng)兵征戰(zhàn),事訖即罷。魏晉南北朝沿置,位在諸名號大將軍之上,多作為軍府名號,以加大臣、重要州郡長官,無具體職掌。⑧蓼(liao):植物名。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水蓼、刺蓼、紫蓼等品種。味辛,又名辛菜,可作調(diào)味用。⑨文惠太子:即齊世祖武帝蕭賾之長子肅長懋。⑩菘(song):即平素所言之白菜。(11)“國子”句:國子博士:學官名。西晉始置。為最高學府國子學的教師,地位通常高于太學博士。兼著作:即以國子博士身兼任著作郎。著作郎,唐代以前為掌撰修國史之官,唐以后掌撰碑志、祭祝之文等。(12)風、事、華辯:風度。事:學習。華辯:謂善于辨論。
上一篇:《周懷政》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周懷政》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唐敬宗李湛》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唐敬宗李湛》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