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皋
唐皋,字守之,號心菴,安徽歙縣人。他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早年困苦的生活使他飽嘗了人生的艱辛,家中為了出人頭地送他上學。唐皋學習勤奮,肯吃苦,決心在科舉上一舉成名。振興門庭,光宗耀祖,這是那個時代貧苦讀書人共同的心愿,因為這是擺脫貧困的唯一出路。唐皋心胸磊落,而又嚴于律己。少年時,一次在燈下發憤夜讀,有一個漂亮女子在窗外挑逗他,用舌尖把窗紙舔破了。唐皋并不理睬她,把破了的窗紙補好,并在上面題句云: “舔破窗紙容易補,損傷陰德最難修。”不久,有游方的老僧路過這里,見門前云霞燦爛,仿佛懸著一塊狀元匾,兩旁正書寫著這兩句詩。老僧告訴了唐皋,很奇怪地問他是怎么回事,唐皋笑而不答。徽州郡守彭澤有次去學宮巡察,這天一早,有個秀才進獻給他一篇文章,彭郡守讀到精彩處,擊節稱快,見署名是唐皋,很是器重他,從此兩人常常在一起談論詩文,關系很密切。唐皋寫文章,才思敏捷,一揮而就,文不加點,倘文中有疏漏需要修改,寧肯另作一篇也不在上面改動,另寫的文章也別出新裁,不落舊作的痕跡。唐皋又多謀善斷。徽州鄰縣匪盜猖獗,土匪常常到徽州搶劫殺人,危害極大,彭郡守一籌莫展。唐皋提出多建團練,四方照應,圍擊流竄的土匪,終于消除了匪患。彭郡守精通堪輿風水之學,據說每逢唐皋來,他都隱約見有一對金絲燈籠引路,縹緲浮動,仿佛有神靈保護,而唐皋卻不知道。這一日,唐皋來,燈籠不見了,郡守大驚,問道: “你近幾日是不是做了什么損德虧心之事?”唐皋想了想說: “我只是給一個賣妻還債的人書寫過契約,那人給了我一些銀錢。”彭郡守急忙拿出一些錢,催促唐皋道: “快回去把錢還給他,那人是個人販子。”唐皋照他說的辦了,把契約撕碎扔在地上就回來謝郡守。郡守看見他跟前的燈籠又亮了,于是告訴他自己的所見,唐皋大驚失色。此事雖不可信,但也說明了郡守對他的關心和賞識。唐皋由于才華出眾,自信有能力奪魁,常常以狀元自命,卻又時運不濟,考試中連連碰壁,所以有好事者作了一首打油詩來譏諷他: “徽州好個唐皋哥,一氣秋闈走十科,經魁解元荷包里,爭奈京城剪絡多。”唐皋聽到后,一笑了之,反而更加勤奮學習,他在書房的墻壁上寫了一句話激勵自己:“愈讀愈不中,唐皋其如命何; 愈不中愈讀,命其如唐皋何! ”正德九年(1514),唐皋再次入京參加會試,連中兩元,考中狀元,這年他46歲。廷試后,有人問唐皋他能考中什么。“狀元!”唐皋笑笑說,“我夜里夢見金錘黃蓋,今天應該有才對啊!”傳臚之后,果然用金錘黃蓋的儀仗送狀元回府,唐皋自信若此可見一斑。有志者事竟成,人們都用唐皋成功的故事教育他人,鞭策自己。授翰林院修撰,修《武宗實錄》成,晉升為侍講。又曾作為使節出使朝鮮。未幾,唐皋大病不起,病卒。
上一篇:唐汝楫
下一篇:圖爾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