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昶女》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劉昶女》人物故事小傳
劉昶女,劉昶的女兒,是河南長孫氏家的媳婦。劉昶初高官顯位,和隋高祖有交情,任左武衛大將軍、慶州總管。然其子恃倚父威,飛揚跋扈,橫行城里,每每犯法,皇帝都因劉昶的關系原諒了他,反助長了他的氣焰。劉氏為其弟的行為憂愁擔心,及劉昶及子并罪下獄,劉氏輸食獄中,探望老父,悲傷之情,令見者也歔欷不已,后劉昶父子或被斬,或賜死于家,劉氏更是悲痛欲絕,極言劉昶無罪,因逆子之行才遭殺身之禍,言詞悲切,為眾人所同情。
〔正史〕
劉昶女者,河南長孫氏之婦也。昶在周,尚公主,官至柱國、彭國公,數為將帥,位望隆顯①。與高祖有舊。及受禪,甚親任,歷左武衛大將軍、慶州總管。其子居士,為太子千牛備身②,聚徒任俠,不遵法度,數得罪。上以昶故,每輒原之。居士轉恣,每大言曰:“男兒要當辮頭反縛,籧篨③上作獠舞。”取公卿子弟膂力雄健者,輒將至家,以車輪括其頸而棒之。殆死能不屈者,稱為壯士,釋而與交。黨與三百人,其矯捷者號為餓鶻隊,武力者號為蓬轉隊。每韝④鷹紲⑤犬,連騎道中,毆擊路人,多所侵奪。長安市里無貴賤,見之者皆辟易,至于公卿妃主,莫敢與校者。其女則居士之姊也,每垂泣誨之,殷勤懇惻。居士不改,至破家產。昶年老,奉養甚薄。其女時寡居,哀昶如此,每歸寧于家,躬勤紡績,以致其甘脆⑥。
有人告居士與其徒游長安城,登故未央殿基,南向坐,前后列隊,意有不遜,每相約曰:“當為一死耳。”又時有人言居士遣使引突厥令南寇,當于京師應之。上謂昶曰:“今日之事,當復如何?”昶猶恃舊恩,不自引咎,直前曰:“黑白在于至尊。”上大怒,下昶獄,捕居士黨與,治之甚急。憲司又奏昶事母不孝。其女知昶必不免,不食者數日,每親調飲食,手自捧持,詣大理餉其父。見獄卒,長跪以進,歔欷⑦嗚咽,見者傷之。居士坐斬,昶竟⑧賜死于家。詔百僚臨親。時其女絕而復蘇者數矣,公卿慰諭⑨之。其女言父無罪,坐子以及于禍。詞情哀切,人皆不忍聞見。遂布衣蔬食以終其身。上聞而嘆曰:“吾聞衰門之女,興門之男,固不虛也⑩!”
《隋書·列女傳》
〔注 釋〕
①隆顯:隆盛顯赫。②千牛備身:官名。執千牛刀,掌侍從宿衛。《通鑒·隋紀·恭帝義寧元年》:“一女適太子千牛備身,臨汾柴紹。”③籧篨(qu chu):指竹或葦編的粗席。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唯郡卒獨以上船載冰出錢塘口,籧篨覆之。”④鞲(gou):革制的臂套,袖套。這里是動詞,可譯為“手持”。⑤紲(xie):牽牲畜、捆犯人的繩索。這里也是動詞,是系、拴的意思。⑥甘脆:美味,佳肴。《戰國策·韓策二》:“臣有老母,家貧,客游以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養親。”⑦歔欷:悲泣;抽噎;嘆息。漢·蔡琰《悲憤詩》:“觀者皆歔欷,行路亦嗚咽。”⑧竟:最后。⑨慰諭:勸勉安慰。⑩固不虛:果然不是虛言。
上一篇:《劉墉》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劉墉》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劉淵然》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劉淵然》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