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盤龍》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周盤龍》人物故事小傳
周盤龍(公元415—493年),北蘭陵(今山東蒼山西南)人,南北朝時期齊朝軍事將領。膽量過人,尤長騎射。泰始初年,隨軍出征赭圻,因功升龍驤將軍、積射將軍,被封為晉安縣子。南朝宋末,與蕭道成一起平定劉休范起事,因功升任驍騎將軍。升明二年,司州刺史因有叛逆之嫌,朝廷以周盤龍代為司州刺史。南齊建立后,進號右將軍,為軍主。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北魏軍南攻壽春,周盤龍率軍助豫州刺史桓崇祖大敗北魏軍。不久,北魏軍再犯淮陽(今江蘇洪澤北)、角城(今江蘇清江西南)等地,周盤龍與其子周奉叔沖入敵陣,以少勝多,大破魏軍,威振北國。齊武帝永明元年,周盤龍升任征虜將軍、南瑯邪太守。三年,升右衛將軍。五年,升大司馬,出任濟陽太守。后任平北將軍、兗州刺史,進爵為侯。周盤龍因年老體弱,召還任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十一年,病死,終年79歲。
〔正史〕
周盤龍,北蘭陵蘭陵人也。宋世土斷,屬東平郡。盤龍膽氣過人,尤便弓馬。泰始①初,隨軍討赭圻賊,躬自斗戰,陷陣先登。累至龍驤將軍、積射將軍,封晉安縣子,邑四百戶。元徽二年②,桂陽賊起,盤龍時為冗從仆射、騎官主、領馬軍主,隨太祖③屯新亭,與屯騎校尉黃回出城南,與賊對陣,尋引還城中,合力拒戰。事寧,除南東莞太守,加前軍將軍,稍至驍騎將軍。升明元年④出為假節、督交廣二州軍事、征虜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未之官,預平石頭。二年,沈攸之平,司州刺史姚道和懷貳被征,以盤龍督司州軍事、司州刺史、假節,將軍如故。改封沌陽縣。太祖即位,進號右將軍。
建元二年⑤,虜寇壽春。以盤龍為軍主、假節,助豫州刺史桓崇祖決水漂漬。盤龍率輔國將軍張倪馬步軍于西澤中奮擊,殺傷數萬人,獲牛馬輜重。上聞之喜,詔曰:“丑虜送死,敢寇壽春,崇祖、盤龍正勒義勇,乘機電奮,水陸斬擊,填川蔽野。師不淹晨,西蕃克定。斯實將率用命之功,文武爭伐之力。凡厥勛勤,宜時銓序,可符列上。盤龍愛妾杜氏,上送金釵鑷二十枚,手敕曰:“餉周公阿杜”。轉太子左率。改授持節,軍主如故。
明年,虜寇淮陽,圍角城。先是上遣軍主成買戍角城,謂人曰:“我今作角城戍,我兒當得一子。”或問其故?買曰:“角城與虜同岸,危險具多,我豈能使虜不敢南向。我若不沒虜,則應破虜。兒不作孝子,便當作世子也。”至虜圍買數重,上遣領軍將軍李安民為都督救之。敕盤龍曰:“角城漣口,賊始復來,西道便是無賊,卿可率馬步下淮陰就李領軍。鐘離船少,政可致衣仗數日糧,軍人扶淮步下也。”買與虜拒戰,手所傷殺無數。晨朝早起,手中忽見有數升血,其日遂戰死。
盤龍子奉叔單馬率二百余人陷陣,虜萬余騎張左右翼圍繞之,一騎走還,報奉叔已沒,盤龍方食,棄筯,馳馬奮槊,直奔虜陣,自稱“周公來!”虜素畏盤龍驍名,即時披靡。時奉叔已大殺虜,得出在外,盤龍不知,乃沖東擊西,奔南突北,賊眾莫敢當。奉叔見其父久不出,復躍馬入陣。父子兩匹騎,縈攪數萬人,虜眾大敗。盤龍父子由是名播北國。形甚羸訥,而臨軍勇果,諸將莫逮。
永明元年⑥,遷征虜將軍、南瑯邪太守。三年,遷右衛將軍,加給事中。五年,轉大司馬,加征虜將軍、濟陽太守。世祖數講武,常令盤龍領馬軍,校騎騁槊。后以疾為光祿大夫。尋出為持節、都督兗州緣淮諸軍事、平北將軍、兗州刺史。進爵為侯。
角城戍將張蒲,與虜潛相構結,因大霧乘船入清中采樵,載虜二十余人,藏仗竹下,直向城東門,防門不禁,仍登岸拔白爭門。戍主皇甫仲賢率軍主孟靈寶等三十余人于門拒戰,斬三人,賊眾被創赴水,而虜軍馬步至城外已三千余人,阻塹不得進。淮陰軍主王僧慶等領五百人赴救,虜眾乃退。坐為有司所奏,詔白衣領職。八座尋奏復位。加領東平太守。
盤龍表年老才弱,不可鎮邊,求解職,見許,還為散騎常侍、光祿大夫。世祖戲之曰:“卿著貂蟬,何如兜鍪?”盤龍曰:“此貂蟬從兜鍪中出耳。”十一年,病卒,年七十九。贈安北將軍、兗州刺史。
《南齊書》卷二九
〔注 釋〕
①泰始:南北朝時期宋明帝劉彧的第一個年號,公元465—471年使用。②元徽二年:元徽,南北朝時期宋后廢帝劉昱的年號。二年,即公元474年。③太祖:即南北朝時期齊高帝蕭道成。早年仕宋,公元479年代齊建齊。公元479—482年在位。④升明元年:升明,南北朝時期宋順帝劉準的年號。元年,即公元477年。⑤建元二年:建元,南北朝時期齊高帝蕭道成的年號。二年,即公元480年。⑥永明元年:永明,南北朝時期齊武帝蕭賾的年號。元年,即公元483年。
上一篇:《周新》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周新》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周遇吉》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周遇吉》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