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00年)
東漢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為統一中國北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與袁紹集團的戰爭。
建安四年(199年)八月,曹操偵悉袁紹正加緊籌備大舉南征,遂親自統軍北渡黃河,搶占黎陽;又令部將攻克臨淄、壽光等地,以鞏固其東方;并派兵駐守延津、白馬,以阻袁軍南下。九月,曹操返許昌(今河南許昌西),部署兵力至官渡設防。五年(200年)正月,趁袁紹決策遲疑之機,率師東征,擊敗聯袁叛曹的劉備,并派兵鎮守鄄城(今山東鄄城北),以擺脫兩面受敵。隨即速回官渡,以集中兵力對付袁軍。
五年二月,袁紹統兵10萬,騎兵1萬,據黎陽,攻延津,并派顏良等圍攻白馬,以掩護其主力渡河南進。四月,曹操采用荀攸聲東擊西之計,趁機抄襲白馬,斬顏良,然后沿河追擊。袁紹令主力渡河,派文醜和劉備率5、6千騎追擊曹軍。曹操以600騎突然出擊,斬文醜。同時,令于禁等率步騎5,000,奔襲汲縣與獲嘉(今河南新鄉西),殲敵數千。曹操鑒于敵眾之勢,主動回軍官渡,再擇戰機。八月,袁紹統軍自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進至官渡,依托沙堆,東西屯營5千米。曹操接戰失利,繼續堅守拒敵。兩軍對峙期間,曹仁率兵南下汝南,擊敗騷擾后方的劉備。袁紹仍固執己見,一再拒絕分兵襲許的建議,必欲從正面殲滅曹軍。曹操采納謀士荀攸的建議,繼續堅守待機。并派徐晃率部擊故市(今河南鄭州西北),截燒袁軍數千車糧草。十月,袁紹命淳于瓊護送軍糧,至距大營20千米的烏巢(今河南封丘西),沮授建議增派兵力守護烏巢側翼,許攸、張郃又建議襲許,均遭袁紹拒絕。此時,許攸聞其家屬犯法下獄,憤然投奔曹操,獻計偷襲烏巢。曹操即留曹洪、荀攸等守官渡,親率步騎5,000,連夜潛行,迅速趕到烏巢,縱火圍攻,并擊敗淳于瓊反撲,大破烏巢守軍,繼敗袁紹援軍,焚盡袁軍糧秣后還軍官渡。袁紹獲悉烏巢被襲,不納張郃派重兵往援的建議,卻強令張郃、高覽等主力攻官渡曹軍大營,不克。至烏巢大敗,袁紹軍心震恐,激起內訌。張郃、高覽率部投降曹操。曹操乘勢發起總攻,殲滅袁軍7萬余人,袁紹僅率800余騎渡河北逃,從此一蹶不振。
此戰,曹操善擇良策,攻守相濟,屢出奇兵,巧施火攻,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木牛(模型)蜀軍創制,用以運送軍用物資。
連弩(模型),傳說為諸葛亮發明,帶有箭匣,可連續發射。
上一篇:《京師保衛戰(1449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巨金魚戰役(1946年1月日~1947年1月16日)》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