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穆宗耶律璟》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遼穆宗耶律璟》人物故事小傳
遼穆宗耶律璟,小字述律,曾改名為明。太宗長子,母靖安皇后蕭氏。遼天顯六年(公元931年)生,應歷十九年(公元969年)被殺,終年39歲。
耶律璟初封壽安王,世宗攻后周途中遇害,耶律璟在軍中,從耶律屋質之計,殺察割并平息嘩亂,即位為穆宗,改元應歷。
穆宗即位后,停止了世宗時的南侵行動,但遼朝內部爭斗劇烈,多次發生謀取皇權的流血事件。應歷二年(公元952年),政事令婁國(世宗弟),林牙耶律敵烈等謀奪皇位,事泄被捕。次年,李胡子宛等再叛,又被平息。應歷十年(公元960年),李胡父子謀反,皆被捕入獄。穆宗統治時對外戰爭不多,他嗜酒如命,性好游獵,不理朝政,致使國家事務混亂,時人稱之“睡王”。應歷十九年(公元969年)二月,穆宗被近侍殺死,葬附懷陵,謚日穆宗孝安敬正皇帝。
辛巳,不上京。(略)
[正史]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諱璟,小字述律。太宗皇帝長子,母曰靖安皇后蕭氏。會同二年,封壽安王。天祿五年秋九月癸亥,世宗遇害。逆臣察割等伏誅。丁卯,即皇帝位,群臣上尊號曰天順皇帝,改元應歷。戊辰,如南京。是月,遣劉承訓告哀于漢。
冬十一月,漢、周、南唐各遣使來吊。乙亥,詔朝會依嗣圣皇帝故事,用漢禮。(略)
二年六月壬辰,國舅政事令蕭眉古得、宣政殿學士李浣等謀南奔,事覺,詔暴其罪。乙未,祭天地。壬寅,漢為周所侵,遣使求援,命中臺省右相高模翰赴之。丁未,命乳媼之兄曷魯世為阿速石烈夷離堇。
秋七月乙亥,政事令婁國、林牙敵烈、侍中神都、郎君海里等謀亂就執①。
八月己丑,眉古得、婁國等伏誅,杖李浣而釋之。(略)
七年夏四月戊午朔,還上京。初,女巫肖古上延年藥方,當用男子膽和之。不數年,殺人甚多。至是,覺其妄。辛巳,射殺之。(略)
十二月丁巳,詔大臣曰:“有罪者,法當刑。朕或肆怒,濫及無辜,卿等切諫,無或面從。”辛巳,還上京。(略)
十年春正月,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廢周自立,建國號宋。
夏五月乙巳,謁懷陵。壬子,漢以潞州歸附來告。丙寅,至自懷陵。
大月庚申,漢以宋兵圍石州來告,遣大同軍節度使阿剌率四部往援,詔蕭思溫以三部兵助之。
秋七月己亥朔,宋兵陷石州,潞州復叛,漢使來告。辛酉,政事令耶律壽遠、太保楚阿不等謀反,伏誅。以酒脯②祠天地于黑山。
冬十月丙子,李胡子喜隱謀反,辭連李胡,下獄死。
十一年春二月丙寅,釋喜隱。辛亥,司徒烏里只子迭刺哥誣告其父謀反,復詐乘傳及殺行人,以其父請,杖而釋之。(略)
十三年春正月,自丁巳,晝夜酣飲者九日。丙寅,宋欲城益津關,命南京留守高勛、統軍使崔廷勛以兵擾之。癸酉,殺獸人③海里。(略)
十四年三月癸酉,近侍東兒進匕筯不時④,手刃刺之。丁丑、大黃室韋酋長寅尼吉叛。癸未,五坊人四十戶叛入烏古。癸巳,虞人沙剌迭偵鵝失期⑤,加炮烙、鐵梳之刑而死。(略)
十七年春正月庚寅朔,林牙蕭干、郎君耶律賢適討烏古還,帝執其手,賜厄酒,授賢適右皮室詳穩。雅里斯、楚思、霞里三人賜醨酒以辱之。乙卯,夷離畢骨欲獻烏古俘。
二月甲子,高勛奏宋將城益津關,請以偏師擾之,上從之。
夏四月戊辰,殺鷹入⑥敵魯。丙子,射柳祈雨,復以水沃群臣。
五月辛卯,殺鹿人⑦札葛。壬辰,北府宰相蕭海瓈薨,輟朝,罷重五宴。
六月己未,支解雉人⑧壽哥、念古,殺鹿人四十四人。
是夏,駐蹕褭潭。
秋八月辛酉,生日,以政事令阿不底病極,不受賀。
九月自丙戌朔,獵于黑山、赤山,至于月終。
冬十月乙丑,殺酒人⑨粹你。
十一月辛卯,殺近侍廷壽。壬辰,殺鹿人唐果、直哥、撒刺。
十二月辛未,殺鹿人海里,復臠之。
是冬駐蹕黑河平淀。
十九年春正月已卯朔,宴宮中,不受賀。己丑,立春,被酒,命殿前都點檢夷臘葛代行士牛禮。甲午,與群臣為葉格戲。戊戌,醉中驟加左右官。乙已,詔太尉化哥曰:“朕醉中處事有乖⑩,無得曲從。酒解,可覆奏。自立春飲至月終,不聽政。
二月甲寅,漢劉紀元嗣立,遣使乞封冊。辛酉,遣韓知范冊為皇帝。癸亥,殺前導末及益剌,剉其尸,棄之。甲子,漢遣使進曰白麃。己巳,如懷州,獵獲熊,歡飲方醉,馳還行宮。是夜,近侍小哥、鹿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反,帝遇弒,年三十九。廟號穆宗。后附葬懷陵。重熙二十一年,謚曰孝安敬正皇帝。
贊曰:穆宗在位十八年,知女巫妖妄見誅,諭臣下濫刑切諫,非不明也。而荒耽于酒,田獵無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獲鴨甚歡,除鷹坊刺面之令。賞罰無章,朝政不視,而嗜殺不已。變起肘腋(11),宜哉!
《遼史·穆宗本紀》
[注釋]
①就執:被抓獲。②酒酺:酒肉。③獸人:養馴野獸之人。④進匕筯不時:遞送刀和筷子不及時。⑤失期:延期。⑥鷹人:養鷹之人。⑦鹿人:馴養鹿之人。⑧雉人:飼養野雞之人。⑨酒人:釀酒之人。⑩有乖:錯誤,荒謬。(11)變起肘腋:禍亂發生在自己身邊。
[相關史料]
帝體氣卑弱,惡見婦人。居藩時,述律太后欲為納妃,帝辭以疾;即位后,嬪御滿前,并不一顧。朝臣有言椒房①虛位者,皆拒而不納。左右近侍、房帷供奉率皆閹人。性好游畋②,窮冬盛夏,不廢馳騁。萬機事繁,蕃漢諸臣共蒞之,帝不以屑意,如京東北有山曰黑山,曰赤山,曰大保山,山水秀絕,麋鹿成群,四時游獵,不離此山。瀛、莫之失,幽州急遞以聞,帝曰:“三關本漢地,今以還漢,何失之有?”其神氣怠緩,不恤國事如此。逮至末年,殘忌猜忌,左右小有過愆,至于手親刃之。數年之間,重足屏息,人人虞禍③。
《契丹國志·穆宗天順皇帝》
時上酗酒,數以細故④殺人。有監雉者因傷雉而亡,獲之欲誅,夷臘葛諫曰:“是罪不應死”。帝竟殺之,以尸付夷臘葛曰:“收汝故人”,
《遼史·耶律夷臘葛傳》
[注釋]
①椒房:據說后妃住處以花椒涂墻,故后妃寢宮也稱椒房。②畋:打獵③虞禍:害怕惹禍。④細故:極小之事。
上一篇:《遼圣宗欽哀皇后蕭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遼圣宗欽哀皇后蕭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道宣》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道宣》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