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李純》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唐憲宗李純》人物故事小傳
唐憲宗李純,順宗長子,母莊憲皇太后王氏。大歷十三年(公元778年)生,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卒,終年43歲。
李純初封廣陵郡王,順宗即位立為皇太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順帝因病退位,宦官俱文珍擁立李純,次年改元元和,是為憲宗。
憲宗決心削減藩鎮,集權中央,即位之初便出兵劍南和鎮海,討平劉闢與李锜的叛亂。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再反,憲宗派名將李愬討伐,以精騎乘雪夜襲蔡州(今河南汝南),俘吳元濟。憲宗以強硬的削藩手段,使唐王朝趨于暫時統一,史稱“元和中興”。
憲宗晚年性情暴怒,使朝內言官噤口,形成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牛、李黨爭”。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憲宗被宦官殺害,葬景陵,謚曰憲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正史〕
憲宗圣神章武孝皇帝諱純,順宗長子也。母曰莊憲王太后。大歷十三年二月生于長安之東內。六七歲時,德宗抱置膝上,問曰:“汝誰子,在吾懷?”對曰:“是第三天子。”德宗異而憐之。貞元四年六月,封廣陵王。順宗即位之年四月,冊為皇太子。七月乙未,權勾當①軍國政事。
八月丁酉朔,受內禪②。乙巳,即皇帝位于宣政殿。先是,連月霖雨,上即位之日晴霽③,人情歡悅。丙午,升平公主進女口十五人,上曰:“太上皇不受獻,朕何敢違!其還郭氏。”(略)元和元年三月丁丑,制削奪劉闢在身官爵。(略)九月辛亥,高崇文奏收成都,擒劉闢以獻。(略)戊子,斬劉闢并子超郎等九人于獨柳樹下。(略)元和二年十月庚申,李锜據潤州反。(略)癸酉,潤州大將張子良、李奉仙等執李锜以獻。(略)十一月甲申,斬李锜于獨柳樹下。(略)十二月丙辰,上謂宰臣曰:“朕覽國書,見文皇帝行事,少有過差,諫臣論諍,往復數四。況朕之寡昧,涉道未明,今后事或未當,卿等每事十論,不可一二而止。”(略)元和三年夏四月癸丑,中使郭里旻酒醉犯夜,杖殺之,金吾薛伾、巡使韋鑂皆貶逐。(略)元和四年夏四月甲申,武功人張英奴撰《回波辭》惑眾,杖殺之。(略)秋七月乙巳朔,御制《前代君臣事跡》十四篇,書于六扇屏風。是月,出書屏以示宰臣,李藩等表謝之。(略)五年八月乙亥,上謂宰臣曰:“神仙之事信乎?”李藩對曰:“秦始皇遣方士載男女入海求仙,漢武帝嫁女與方士求不死藥,二主受惑,卒無所得。文皇帝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古詩云:‘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誠哉是言也。君人者,但務求理,四海樂推,社稷延永,自然長年也。”上深然之。(略)八年六月辛巳朔,時積雨,延英不開十五日。是日,上謂宰臣曰:“今后每三日,雨亦對來。”(略)辛丑,出宮人二百車,任從所適,以水災故也。(略)九年六月戊寅,以天德軍經略使周懷又卒,廢朝一日。經略使廢朝,自懷義始也。(略)十年六月癸卯,鎮州節度使王承宗遣盜夜伏于靖安坊,刺宰相武元衡,死之;又遣盜于通化坊刺御史丞裴度,傷首而免。是日,京城大駭,自京師至諸門加衛兵;宰相導從加金吾騎士,出入則彀弦露刃④,每過里門,訶索甚渲⑤;公卿持事柄者,以家僮兵仗自隨。武元衡死數日,未獲賊。兵部侍郎許孟容請見,奏曰:“豈有國相橫尸路隅,不能擒賊!”因灑泣極言。上為之憤嘆。乃詔京城諸道,能捕賊者賞錢萬貫,仍與五品官。敢有蓋藏,全家誅戮。乃積錢二萬貫于東西市,京城大索,公卿節將復壁重轑者皆搜之。庚戌,神策將士王士則、王士平以盜名上言,且言王承宗所使,乃捕得張晏等八人誅之。(略)十一年六月甲辰,高霞寓敗于鐵城,退保新興柵,是日人情悚駭,宰相奏對,多請罷兵。上曰:“勝負兵家常事,不可以一將失利,便沮成計。今但議用兵方略,朝廷庶務,制置可否耳。”(略)冬十月庚午,以司農卿王遂為宣州刺史、宣歙池觀察使,以京兆尹李翛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以遂、翛常歷計司,能聚斂,方藉供軍,故有斯授。丁丑,出內庫五十萬貫供軍。(略)十二年二月壬申,出內庫絹布六十九萬段匹。銀五千兩,付度支供軍。庚子敕京城居人五家相保,以搜奸慝。(略)夏四月辛丑,駙馬都尉于季友居嫡母喪,與進士劉師服歡宴夜飲,季友削官爵,笞四十,忠州安置;師服笞四十,配流連州;于頔不能訓子,削階。(略)八月庚申,裴度發赴行營,敕神策軍三百人衛從,上御通化門勞遣之。度望門拜,銜涕而辭,上賜之犀帶。(略)冬十月己卯,隨唐節度使李愬率師再入蔡州,執吳元濟以獻,淮西平。(略)十一月丙戌朔,御興安門受淮西之俘。以吳元濟徇兩市,斬于獨柳樹;妻沈氏,沒入掖庭⑥;弟二人,子三人,配流,尋誅之;判官劉協等七人處斬。(略)十三年九月甲辰,以戶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依前判度支。以衛尉卿充諸道鹽鐵轉運使程異為工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依前充使。是時,上切于財賦,故用聚斂之臣居相位。詔下,群情驚駭,宰臣裴度、崔群極諫,不納。(略)十一月丁亥,以山人柳泌為臺州刺史,為上于天臺山采仙藥故也。制下,諫官論之,不納。(略)十四年春正月,丁亥,迎鳳翔法門寺佛骨至京師,留禁中三日,乃送詣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如不及。刑部侍郎韓愈上疏極陳其弊。癸巳,貶愈為潮州刺史。(略)八月己未,上謂宰臣曰:“在下事重,一日不可曠廢。若遇連假不坐,有事即詣延英請對。”崔群以殘暑方甚,目同列將退。上止之曰:“數日一見卿等,時雖暑熱,朕不為勞。”久之方罷。(略)十一月丁酉,上服方士柳泌金丹藥,起居舍人裴潾上表切諫,以“金石含酷烈之性,如燒煉則火毒難制。若金丹已成,且令方士自服一年,觀其效用,則進御可也。”上怒。己亥,貶裴潾為江陵令。(略)十五年春正月甲戌朔,上以餌金丹不豫,罷元會。(略)戊戌,上對悟于麟德殿,上自服藥不佳,數不視朝,人情恟懼⑦,及悟出道上語,京城稍安。庚子,是夕,上崩于大明宮之中和殿,享年四十三。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史臣蔣系曰:“憲宗嗣位之初,讀列圣實錄,見貞觀、開元故事,竦慕⑧不能釋卷,顧謂丞相曰:“太宗之創業如此,玄宗之致理如此,既覽國史,乃知萬倍不如先圣。當先圣之代,猶須宰執臣僚同心輔助,豈朕今日獨能為理哉?”自是延英議政,晝漏率下五六刻方退。自貞元十年已后,朝廷威福日削,方鎮權重,德宗不委政宰相,人間細務,多自臨決,奸佞之臣,如裴延齡輩數人,得以錢谷數術進,宰相備位而已。及上自藩邸監國,以至臨御,訖于元和,軍國樞機,盡歸之于宰相。由是中外咸理,紀律再張,果能剪削亂階,誅除群盜。睿謀英斷,近古罕儔,唐室中興,章武而已。任異、镈之聚斂,逐群、度于藩方,政道國經,未至衰紊。惜乎服食過當,閹豎竊發,茍天假之年,庶幾于理矣!
贊曰:貞元失馭,群盜箕踞。章武赫斯,削平嘯聚。我有宰衡,耀德觀兵。元和之政,聞于頌聲。
《舊唐書·憲宗本紀》
〔注釋〕
①權勾當:暫時管理。②內禪:皇帝在世即傳位于子,亦稱禪讓。③晴霽:晴朗。④彀弦露刃:張弓拔劍。⑤訶索甚渲:敲榨勒索。⑥掖庭:內宮。⑦恟懼:慌亂。⑧竦慕:羨慕。
〔相關史料〕
憲宗皇帝寬仁大度,不妄喜怒。及便殿與宰臣言政事,莫不嚴肅容貌。是以進善出惡,俗泰刑清,而天下風化矣。或延英入閣,未嘗不以生民哀樂為意。或四方進歌舞妓樂,上皆不納,則謂左右曰:“六宮之內嬪御已多,一旬之中資費盈萬,豈可剝膚捶髓①強娛耳目焉!”其儉德憂人皆此類也。
《杜陽雜編》
獨孤郁,權相子婿,歷掌內職論詔,有美名,憲宗嘗嘆曰:“我女婿不如德輿女婿。”
又:憲宗問趙相宗儒曰:“人言卿在荊州,球場草生,何也?”對曰:“死罪!有之。雖然草生,不妨球子往來。”上為之啟齒②。
《唐國史補》
憲宗初,征柳宗元、劉禹錫,至京。俄而③以柳為柳州刺史,劉為播州刺史,柳以劉須侍親,播州最為惡處,請以柳州換。上不許。宰相對曰:“禹錫有老親。”上曰:“但要與惡郡,豈系母在?”裴晉公進曰:“陛下方侍太后,不合發此言。”上有愧色。既而語左右曰:“裴度終愛我切。”劉遂改授連州。
又:憲宗知權文公甚真。后權長孺知鹽鐵④福建院,贓污盈積,有司以具獄奏。上曰:“必致極法⑤。”崔相群救之云:“是德輿族子。”上曰:“德輿必不合有子弟犯贓。若德輿在,自犯贓,朕且不赦,況其宗從也?”及知其母年高,乃免死,杖一百,長流康州。
《因話錄》
〔注釋〕
①剝膚捶髓:敲骨吸髓。②啟齒:張嘴一笑。③俄而:不久。④知鹽鐵:主管鹽鐵事務。⑤極法:死刑。
上一篇:《唐太宗皇后長孫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唐太宗皇后長孫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唐德宗李適》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唐德宗李適》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