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重要的歷史、政治、謀略著作。1956年由中華書局根據清胡克家本作底本、把《考異》附在正文之下、把章鈺的《胡刻通鑒正文校宋記》擇要亦附注在正文之下,并作標點出版。全書二十冊,600萬字。本書所記載時間上起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周世宗顯德6年(959年)按年敘事,共1362年,往往與《左傳》反差七十多年不相銜接。本書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二百多種。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于經濟、文化。司馬光直言不諱地表示要“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令之得失”。其目的就在于供封建統治者從歷代治亂興亡中取得鑒戒。這部巨著一問世就產生了巨大影響。翰林學士王磐作序時評價說:“前修司馬文正公,遍閱歷代舊史,旁采諸家傳記,刪繁去冗,舉要提綱,篡成《資治通鑒》294卷,上起戰國,下終五季,1362年之間,賢君、令主、忠臣、義士、志士、仁人,興邦之遠略、善俗之良規,臣君之格言,立朝之大節,叩函發帳,靡不是焉。其于前言往行,蓋兼蓄而不遺矣;其于裁量度事,蓋擬義而有準矣。士之生也,茍無意于斯世則已;如其抱負器業,未等空老明時,將以奮發而有為也,其于是書,可不熟讀而深究之乎!”“是書一出,其為天下福澤利益,可勝道哉! 昔圮上老人出廟中一書,而留侯為萬乘師;穆伯長以《昌黎文集》鏤板,而天下文風遂變。今是書一布,不及十年,而國人才之盛可拭目而觀之矣?!?見《資治通鑒》第一冊)。后人則稱《資治通鑒》為宰相教科書,帝王必讀。從謀略學角度看,本書堪稱中國古代政治、軍事、外交謀略之大成。
上一篇:賀龍智擒走私商
下一篇:趙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