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壘
又稱《白毫子兵壘》,明代尹賓商撰,全書共7卷,將古代兵法抽象概括為36個字,即:聲、煦、整、先、迅、贏、佯、乘、靜、集、因、突、捭、誑、肄、信、必、鎮(zhèn)、異、持、誅、制、變、襲、合、待、獨、譎、紆、果、分、扼、寡、疑、托、微。每個字都有一定的含意,每字之后,作者先闡發(fā)自己的見解,間或?qū)糯ㄟM(jìn)行引證或發(fā)揮,然后再引用幾則古代戰(zhàn)例相佐證。如“迅”:“疾雷暇掩耳乎?掣電暇瞬目乎?時不再來,機不可失。則速攻之、速圍之,速逐之,速搗之,靡有不勝”?!盾娮彙吩唬骸肮秤?。是脫兔之說也。智者不能為之謀,勇者不及為之怒矣?!比缓笠脧臐h至宋7則以“迅”勝敵的戰(zhàn)例。每字之下所引戰(zhàn)例,多則18例,少則6例,全書共引用337例。本書吸收古代軍事謀略之精華,并加以發(fā)揮,特別強調(diào)“變”,作者在書中指出:“良將用兵,若良醫(yī)療病,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厥疾弗能瘳也。孫子曰:‘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茷閷⒄?,殺機在心,活局在臆,每自運方略,其法皆不同,非務(wù)相反也,時異殊耳。故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捷于矢不襲其鏃,铦于劍不刻其舟。若趙括讀父書,而不知變,其覆軍擒將為天下萬世笑,非不幸也”。作者同時指出,變要因敵制變,不是無根據(jù)地變。在治軍上,主張“兵貴精不貴多”,以“信”治兵,恩威并重。本書對如何使用計謀和用間亦有許多論述。該書條理清析,史論結(jié)合,既闡發(fā)作者觀點,又引舉古代戰(zhàn)例,許多精辟論述已成為軍事名言,對學(xué)習(xí)軍事謀略有一定參考價值。
上一篇:信戰(zhàn)
下一篇:兵以速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