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軍事謀略思想
中國古代軍事斗爭中的謀略原則,謀略方法。與中國社會階級、國家形成的時間相同。春秋戰國時期軍事謀略思想發展極快。這一時期的軍事謀略思想為中國軍事謀略學乃至整個中國謀略學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中國軍事謀略思想極為豐富,其特點:一是表現出軍事謀略在這一社會歷史時期中的特定地位。春秋前及春秋時期,原則上是文武合一,世襲的卿大夫平時擔任各種文官,戰時又成為統帥軍隊的將領。隨著爭霸兼并戰爭的擴大,戰爭已成為經常性、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問題。為適應當時政治、軍事斗爭需要,國家既需要有一定政治能力的人處理政務,又需要有一定軍事才能的人指揮作戰。于是出現了職業軍人和職業軍隊,軍事謀略也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二是軍事謀略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戰略、戰術的劃分。中國古代軍事謀略思想來源于哲學思想,這就使之帶上濃厚的哲理色彩,尤其注重對用謀本質規律進行總結概括。《孫子兵法》就是典型代表。中國古代軍事謀略思想早就有了戰略、戰術的劃分。古代兵書中“兵權謀”就是指戰略范疇的謀略。三是中國軍事謀略思想一產生就不單純是研究軍事問題的,而是有豐富內涵的,即與政治謀略、外交謀略是相通的。這是因為戰爭是很復雜的,不能不與政治、經濟、外交等斗爭聯系著。因此,要實現軍事謀略,就必須考慮很多非軍事因素。同時,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斗爭都是離不開謀略的。于是在中國歷史上謀略幾乎同時產生于軍事,外交等領域,而且有機地聯系著。
上一篇:中傷制人
下一篇:中國古代慮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