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北伐行賞
三國時期統御謀略個案。公元207年,曹操打敗袁紹之后,準備北伐烏桓和遼東。決策之時,有些將領認為孤軍深入,作戰不利,反對這次出兵,但曹操沒有采用反對意見。北伐途中,先因道路有敵軍卡守,加以陰雨連綿,泥濘難行,不得不改道,鑿山填谷而行。接著又因斷絕水源、糧食,只好殺掉幾千匹軍馬充饑。一路上,歷盡艱險。當到了距烏桓軍駐地還有二百余里的地方時,曹軍與敵方主力又突然遭遇,情況十分危急。曹操親自到陣前指揮督戰,化險為夷,一戰成功。待凱旋歸來開慶功會時,曹操問:出發前是那些人勸我不要北伐的?當時勸諫過曹操的那些將領都很恐懼,紛紛跪下請罪。曹操哈哈大笑,非但不予治罪,反而每人賜以重賞。曹操說,這次北伐差一點全軍覆沒,僥幸取勝的冒險行為只能偶一為之。其實,當初你們的意見是正確的。曹操行賞確有獨見,受賞者無不感嘆,旁觀者都非常信服。從此,部下獻策獻計更多了。
設獎行賞,是歷代兵家治軍都十分重視的制度。恰當的行賞,在于鼓舞士氣,激勵斗志。曹操獎勵及時而恰當,是其軍隊戰斗力持續不衰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智力激勵慮謀訓練
下一篇: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