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處世
一種處世謀略方法。語源于明代隱士洪應明的《萊根譚》一書。洪氏曰:“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饒,農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渾具。若一失身市井駔儈,不若轉死溝壑神骨猶清?!币饧矗弘[居在山野林泉之下的人,物質生活雖然很清貧,但是精神生活確充實,從事農工工作的人,學問知識雖然很淺陋,但是卻具有樸實存真的天性。假如一旦回到都市變成一個充滿市儈氣的奸商蒙受污名,倒不如死在荒郊野外還能保持一具清白的名聲和尸骨。歷史上很多忠臣義士,當處于國破家亡慘變時,寧肯為國盡忠以殉死,也不愿失節投降以求生。文天祥在他的《過零丁洋》詩中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上一篇:活力對抗形式
下一篇:激士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