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進十
一種處世謀略方法。語源于明朝隱士洪應明《萊根譚》一書。洪氏稱:“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里振衣,泥中灌足,如何超遠;處世不退一步取,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意即:立身處世假如不能保持超然態度,就好象在塵土里打掃衣服,在泥水中洗腳,又如何能超凡脫俗出人頭地呢?處理人間事物假如不抱多一些余地的態度,那就好比飛娥撲火,公羊用角去撞籬笆,哪里能夠使自己的身心都感到安樂愉快呢?這一道理告訴我們: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培養出自己獨立的人格,心胸要寬闊,不可有一般無知無識之輩之俗見,也就是要修真養性,追求真理,否則就如同凡夫俗子一般,終身在塵埃泥淖中打滾,這樣又如何能成為超凡脫俗的偉人呢?正如美國學者馬期洛所描述的“自我實現人”的假設。尤其待人接物以謙讓為高。因為退一步反而等于進十步。因此,我們為達到目的,絕不可盲目努力,一定要保持超然的態度,樹立遠大、正確的人生目標,同時也要具有虛懷若谷的真功夫,然后才能走上人生的光明坦途。
上一篇:迂回式決策謀劃
下一篇:逆行慮謀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