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打援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軍事謀略個案。位于淮安東南的東橋是連接蘇中蘇北和淮南的重鎮(zhèn),1943年2月淪陷于日寇之手。1944年春,新四軍一師師長粟裕與領導同志決定發(fā)起以奪取東橋地區(qū)為目標的戰(zhàn)役攻勢。鑒于東橋的戰(zhàn)略地位,粟裕首先分析,我攻東橋,敵必來援,遂決定突襲打援。3月4日夜,明月如晝,我新四軍一師三旅七團按計劃分成數(shù)路,秘密迅速地接近敵據(jù)點。經(jīng)過一天的激戰(zhàn),東橋鎮(zhèn)內五十三座碉堡全部被摧毀。我突襲東橋的戰(zhàn)斗打響后,淮安、淮陽、漣水等地的敵人驚恐異常。東橋乃其防守屏障,豈有見死不救之理。很快在淮安集中了八百余人,分兩批乘汽車風風火火地向東橋急馳。當敵人到達蘆家淮、韓莊附近時,看見我軍在韓莊以南高地設置工事,當即下車,擺開陣勢,用擲彈筒、重機槍猛烈射擊了一陣,半響未見動靜,才知道上當了,馬上登車欲繼續(xù)前進。隔河的工事里,我軍的機槍、步槍突然猛烈開了火,敵人暈頭轉向,又慌忙下車,占領了認為是有利的地形。誰知剛剛到這些地方,接二連三地踏響了地雷,鬼子們東倒西歪,潰不成軍。帶隊的三澤大佐使出渾身解數(shù),指揮著火炮和重機槍,猛烈地射擊了一陣之后,又接連組織三次沖鋒,都失敗了,夜幕降臨,三澤大佐想退回莊,但為時已晚,我另一支伏擊部隊已切斷了敵人的退路。是夜,我軍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敵人。晚上九時,各路部隊象猛虎一般,向敵人發(fā)起總攻擊。戰(zhàn)斗持續(xù)到次日拂曉,八百多個敵人全部被消滅,三澤大佐也當了俘虜。
上一篇:粟裕
下一篇:羅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