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濟私
在“為了人類”、“為了社會”的口號標榜下謀求私利,是行騙者貫用的手段。一個人若以“我沒有什么,但為了大家……”這樣的口氣說出話來,別人就會感到這個人將自己的利益棄置一旁,完全為整體利益著想,因而產生好感,對其要求只能贊同,無法反對。日本職業棒球界的江夏豐是一個很有名氣的投手,球藝出眾,年薪也最高。有一年他曾向球隊老板提出增加薪水的要求,雙方鬧得不可開交。當記者來采訪他時,他卻說:“我并不只是為個人的利益而出面要求增加薪水的,我是想為整個職業棒球隊的投手提高年薪而盡一份微薄之力……”這就巧妙地掩蓋了自己的欲求,將個人利益問題轉變為整體利益問題,從而使自己處于很主動的地位。推銷門鎖和滅火器材的商人,總是在前面冠以“四海之內皆兄弟”,“注意關好門窗,謹防盜劫”,“謹防火災”等口號,使人們感到:“這些東西確實需要購買”,“可以到這家公司購買”,而很少有人能看出這是一種生意策略。一家化妝品公司以其它公司售價的兩倍推銷化妝品,卻標榜“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全國女性的健美做貢獻。”報刊上還刊登了女性們使用了他們的商品后,變得更健美、更幸福的照片和體驗。人們因而忽略了不合理的售價而踴躍購買這家公司的化妝品。顯然,這家公司實際上干著“假公濟私、瞞天過海”的欺騙勾當。然而要識破這種騙術,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上一篇:借力競爭策
下一篇:假途伐虢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