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
即周文王,西周王朝的奠基者,著名謀略家。周文王能繼承后稷、公劉開創的事業,仿效古公亶、公季制定的法度,實行仁政,敬老愛幼,禮賢下士。他先從自己的大家庭做起,上孝父母,早晚請安;下對妻子兄弟嚴加要求,為整個家族做出表率。以自己的大家庭為核心,靠它做凝聚力來團結族人,鞏固內部。他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人,采取了一系列的積極措施,不斷對政治做出相應的調整。這就延緩了階級矛盾的激化,使國家出現了政通人和、上下相安的大好局面。這和當時商王朝內部一團糟的混亂情況不可同日而語。他還推行了其它比較開明的政策,經濟上采用類似勞役地租的剝削方法,打通關隘,自由經商,促進了商業的發展。此外,還規定罪犯只及其身,防止了自由民的分化,保證農業戰線有足夠的勞動人手,鞏固了奴隸制的經濟基礎,換取了更多的人對他政治上的支持。他制定了“有亡荒閱”的法令,還允許“仕者世祿”,得到奴隸主貴族的一致擁護。稱王后的第一年調解了虞、咼兩國的領土爭端。兩國之君進入周境,看到“耕者讓畔,行者讓路”、“男女異路、斑自不提攜”、“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一派君子之風。事實教育了他們,回國以后自動地將所爭之地做了閑田處理,并把這塊地方叫“閑原”。周文王不費唇舌,用活生生的事實教育了虞、咼兩國之君。消息不脛而走,自動來附者四十余國,在政治上、外交上取得了極大的好處。周文王即位后,仍用主要的力量對付西北各少數民族。對周圍的一些小國,則訴諸武力,一個一個地加以掃蕩。滅耆、滅邗、滅崇,完成了對殷都朝歌包圍之后,文王把國都由岐遷至豐(今陜西戶縣東北),為滅殷作好了最后一項準備工作。就在大功垂成之際,周文王不幸死去。周文王由于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他所創立的豐功偉績,不僅使周具備了滅殷的力量,也為后來周武王伐紂時長驅直入掃清了道路,作了奠基工作。
上一篇:姜小白
下一篇:威懾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