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訓練
謀略主體自我修煉的一種重要方法。人的行為是受一定動機引發、支配的活動,是在環境影響、刺激下引起的內在生理和心理變化的外在反映。行為控制是謀略主體根據社會政治準則、法律和道德規范,特定系統的規程、紀律等,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抵制不良因素的影響或引誘,預防越軌、過失、犯罪的發生,保證自我管理按照正確方向健康發展。它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徑。作為謀略主體有效的進行行為控制,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自覺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自覺遵守社會主義法律、法令,自覺用社會主義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克服麻痹思想,警惕犯罪心理的產生滋長,有效控制自己行為的限度,做到知法、守法。二是樹立共產主義道德觀,自覺控制個人的道德行為,在處理諸如同志、朋友、戀愛、婚姻、家庭及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決不能做損人利已、損公肥私的事;抵制和清除封建階級、資產階級腐朽道德觀念的影響,堅持實踐共產主義道德準則,不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三是樹立無產階級的紀律觀念,自覺遵守革命紀律。紀律是指要求人們遵守業已確立了的秩序、執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職責的一種行為規則。不斷增強對紀律行為的自我克制能力,自覺執行革命紀律是每個工作者的一項重要義務,也是自我管理成功的重要保證。四是改變不良習慣。習慣是一種由于重復或練習而鞏固下來并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習慣可分為積極和消極的兩種。不良是實施正確行為的障礙,甚至成為犯罪的先兆和開端。改變不良習慣的方法主要靠實施負自強化。一般可分為三步進行。第一是習慣解凍,使自己跟習慣的環境、聯系、條件、來源隔離、嚴格自我批評,設計新的行為標準。第二是習慣轉變,結合“認同作用”(認識、贊同新行為)、內化(新行為由外部行為向內部的、心理的動作轉化)進行,加強自我監督,強化新行為。第三是新行為凍結,保持強化環境,使新行為成為習慣,或通過有間隔的強化,防止新行為絕斷。五是注意加強自我預測和“控制量”,即善于洞察自我行為的性質、預測發展后果,對自我實行“預防性”控制,提高控制效果。同時,在控制時,做到有利、有節。
上一篇:自我執行訓練
下一篇:蘇秦游說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