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操高節,守正不撓》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冊立魏太子,用鮑勛為太子中庶子。不久,又任為黃門侍郎,出任為魏郡的西部都尉。太子曹丕郭夫人的弟弟為曲周縣吏時,偷盜了官布,按法律應當斬首棄市。曹操當時在譙縣,只有太子曹丕留守鄴都。太子數次親手寫信為他講情,但是鮑勛不敢擅自釋放此人,最后將其罪行全部如實上報。鮑勛以前在太子東宮奉事時就恪守原則,不屈不撓,太子當然不喜歡,又加上這件事,對鮑勛的怨恨就更加深了。當時正趕上郡界兵士輪休有過期的情況,太子就秘密敕令中尉參奏罷免鮑勛的官職。過了好久,才再任他為侍御史。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太祖曹操逝世,太子曹丕即魏王位,鮑勛則以駙馬都尉的身份兼任侍中。
魏文帝曹丕受禪即帝位以后,鮑勛經常地向他陳奏說:“當今急迫的事情,僅在于軍戰、農耕與寬惠百姓。興建臺榭苑囿這類事,應當往后放放?!痹谖何牡奂磳⒊鰧m游獵時,鮑勛攔住車上疏說:“臣聽說五帝三王沒有不明確本業,崇立教化,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陛下仁德圣哲,慈惠惻隱,有如古代的先王前烈。臣等盼望陛下應當能繼承前代名王的圣跡遺蹤,讓萬代千秋都能以陛下為準則。您怎么能在守父喪的日子里,去干馳騁田獵的事情呢!臣冒著死亡的危險把這番話說給陛下聽,只希望陛下能體察臣的心意。”魏文帝親手撕毀了他的章表,居然還是出發行圍打獵去了。行至途中,文帝突然停住,問隨行侍臣說:“行獵的歡樂,與聽演奏音樂相比如何?”侍中劉曄回答說:“行獵勝過聽音樂?!滨U勛反駁說:“要說聽音樂,上可貫通神明,下可協和人理。它能興隆政治、實行教化,能使萬千邦國都治理平安。移風易俗,沒有比音樂更好的了。何況行獵這種事,又把皇帝的華蓋暴露在原野上,傷害上天好生善育的至理,頂風冒雨,不管季節時令呢?昔日魯隱公到棠地去觀魚,《春秋》諷刺了這件事。雖然陛下把行獵看成是重要的事務,但愚臣并不愿意陛下您這樣?!滨U勛接著上奏說:“劉曄奸佞讒諛,不夠忠直,他是在阿諛附和陛下。昔日梁丘據在遄臺阿諛取媚,今日的劉曄可以說也是那樣。請有關部門議定他的罪過,以便肅清皇朝中的奸佞。”文帝聽后怒形于色,就停止行獵,返回了宮禁,當即把鮑勛趕出去做了右中郎將。
古代社會的統治層,在決策過程中缺乏強而有力的制衡機制,最高決策者的情感因素往往過份地滲入整個決策過程中,致使韜略之士在這種不健全的政治體制下出謀制策,經常冒著很大的風險性,但正因為如此,另一方面展現了策士的胸懷和膽略。
上一篇:《清尚弘通,謙遜退讓》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清靜隱約,保民而王》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