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四
宗翰列傳
宗翰(1080~1137),女真名粘沒喝,漢語訛傳為粘罕,金國初年女真著名將領,女真國相撒改的長子。宗翰跟隨太祖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后又跟隨完顏杲西征滅遼,太宗時又和宗望兩路伐宋。作為女真建國的第一功臣,宗翰歷侍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三朝皇帝,先后立下了擁立阿骨打稱帝、建策攻宋、擁立金熙宗等大功,全盛時期其掌握金國大半的軍事權力和政治權力,是金國初年的第一權臣。金史稱其:“內能謀國,外能謀敵,決策制勝,有古名將之風。”
少年成名
宗翰,本名粘沒喝,漢語訛傳為粘罕,女真完顏部宗室,國相撒改的長子。宗翰的祖父劾者是金景祖完顏烏里乃的長子,劾者的弟弟就是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父親、金世祖劾里缽。景祖去世后,劾者將部落聯盟長的位置讓給了弟弟劾里缽。劾里缽感念兄長的恩德,就任命其子撒改為國相。阿骨打建金稱帝后,撒改因功勞卓著出任國論勃極烈。
作為完顏部宗室子弟,宗翰少年時就跟隨部落四處征戰,十七歲時就因為勇武過人而被軍中將士所敬服。阿骨打起兵反遼后,宗翰的軍事建議經常和阿骨打不謀而合,所以他也深得阿骨打的信任。女真軍隊在寧江州大敗遼軍后,活捉了遼軍統帥耶律謝十,國相撒改就派宗翰、希尹來到前線祝賀勝利。當時太宗完顏吳乞買以下的宗室群臣都勸阿骨打稱帝,阿骨打卻仍然謙讓,宗翰和阿離合懣、蒲家奴一起進言阿骨打說:“如果不稱帝位,立國號,那就無法獲取天下人心。”阿骨打這才下定決心稱帝建國。女真軍隊在護步達岡大敗天祚帝率領的遼軍主力后,宗翰和其他宗室子弟共同擁立阿骨打稱帝。
同年四月,金遼議和不成,宗翰趁機向太祖建議說:“遼主失德,內外離心,我朝自興兵以來戰無不勝,大業已成。不如現在趁其內亂,立刻進攻他們。”金太祖接受了宗翰的建議,準備發動滅遼之戰。當年五月,太祖大宴群臣,在宴會上太祖對宗翰說:“自從起兵以來,你對戰爭的謀劃推斷和我不謀而合,宗室中雖然有比你更年長的戰將,但是如果考慮大軍主帥的人選,那就沒有比你更合適的。”說完,太祖親自給宗翰斟酒,還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宗翰穿上。由于當時正值盛夏,所以太祖沒有立刻發兵。為了獎賞宗翰在伐遼之戰中的表現,太祖任命宗翰為國論移賚勃極烈,宗翰進入了金國的軍政中樞——勃極烈之中。
滅遼主帥
當年十一月,宗翰再次向太祖進言說:“將士們已經休整很久,人心思戰,戰馬也已膘肥體壯,現在就是進攻遼國中京的最好時機。”大臣們又以時值嚴冬、天氣寒冷為由請求推遲出兵,這次太祖沒有聽群臣的意見,他命令五弟完顏杲統帥內外各路軍馬,蒲家奴、宗翰、宗幹、宗磐等人為副都統,以降將耶律余睹為向導,揮軍猛攻遼國中京。天輔六年,金軍攻克中京后,宗翰率領一支偏師進攻遼國北安州(今河北承德附近),他與婁室、徒單綽里合兵一處,大敗奚王蕭霞末,攻取了北安州。隨后,宗翰率軍駐扎北安州,他派遣希尹率軍攻取附近的地區,俘虜了遼國護衛耶律習泥烈,得知遼天祚帝就在鴛鴦濼打獵。因為天祚帝聽信奸臣蕭奉先的讒言,殺死了自己的兒子、晉王敖魯斡,群臣離心離德,而且遼國在西北、西南兩地兵馬羸弱,難當大用。宗翰立刻派出使者向主帥完顏杲報告說:“遼主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還不忘記打獵,甚至還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已經到了人神共棄的地步。我們該如何進攻請你指示,如果你不愿意出兵,那我就率領偏師進攻他。”完顏杲答復宗翰說:“最近皇帝剛剛命令我不要倉促進攻,你說的事情還需要慢慢商議。”宗翰知道完顏杲無意進取,又擔心失去活捉天祚帝的最好時機,就又派使者通知完顏杲說:“皇帝雖然有不讓進攻的命令,但也允許我們靈活掌握。現在遼人不堪一擊,正是我軍進攻的好時機,一旦失去這個機會我們會追悔莫及。我現在已經出兵,該在哪里和你會合請告知我。”
宗翰先斬后奏的做法讓完顏杲非常憤怒,但在宗幹等人的勸說下,他還是決定共同進擊,在奚王嶺和宗翰會商。隨后,完顏杲率軍出青嶺,宗翰率軍出瓢嶺,兩人約定在羊城濼會師。宗翰親帥六千精兵奔襲天祚帝,半路聽說天祚帝從五院司率兵來戰,就晝夜兼程,一晚上就趕到了遼軍營地,措手不及的天祚帝落荒而逃,宗翰派希尹率領精兵追趕。當時西京發生叛亂,遼將耿守忠派五千兵馬聲援叛軍。遼軍到達城東四十里處時,金軍將領蒲察烏烈、谷赧對他們發動進攻,斬殺遼軍千余人。這時宗翰、宗雄、宗幹、宗峻陸續率軍趕到,宗翰率領本部兵馬沖擊遼軍,其他金軍則在戰場外不斷地箭射遼軍。一番激戰過后,耿守忠大敗,五千遼軍全軍覆滅,宗翰的弟弟扎保迪也在此役中陣亡。
促金攻宋
宗翰撫定西部州郡部族之后,在行宮拜見了太祖,然后跟隨太祖攻取燕京。燕京平定后,太祖按照功勞高低分等級地賜給宗翰、希尹、撻懶、余睹金器。太祖根據與宋朝童貫的密約將燕京“還”給宋朝后,回師駐扎在鴛鴦濼。不久,太祖感覺身體不適,準備返回會寧。臨行前,太祖任命宗翰為西北西南兩路都統、迭勃極烈,斡魯為副都統,駐軍云中。當年七月,太祖在返歸途中病逝,太宗完顏吳乞買即皇帝位,是為金太宗。
太宗即位后,依然重用宗翰,授權宗翰在人事權責上可以“便宜行事”,還交給宗翰空白委任狀一百份。當時宋朝派人來交割宋金“海上之盟”中劃歸宋朝的州郡,宗翰上書太宗說:“宋朝接納遼國的降人,還切斷了燕山的往來道路,以后必然違反盟約,不應該把山西的土地還給他們。”太宗認為是太祖當初答應宋朝的土地,拒絕了宗翰的建議。
宗翰的部將擒獲了遼國逃將耶律馬哥,宗翰將其送到會寧,太宗下詔賞賜給宗翰所部七百匹戰馬,還撥出種子一千石、糧食七千石賑濟剛剛歸附的百姓,宗翰上書請求將宗望、撻懶、石古乃所部精兵劃歸自己,太宗不愿讓宗翰一家獨大,只撥給了宗翰五千兵馬。宗翰又上奏太宗說:“先帝征討遼國的時候,希望借助宋人的力量夾攻敵人,所以才許諾將燕地還給他們。宋人和我們結盟以后,請求增加歲幣來換取燕云的土地。當時我們雙方約定,不許收容藏匿逃亡的人,不許引誘騷擾雙方的邊民。現在宋人不但招納那些逃亡的人,還對他們重加賞賜;我們多次開列逃亡叛逆的名單向童貫索取,卻沒有得到任何回答,我請求不要還給他們土地。”不久,金國宗室眾將見宋朝武備不修,國力衰弱,紛紛要求南下攻宋,宗翰、宗望、斡魯、阇母都請求發兵。
東路主帥
天會二年(1125)十二月,金太宗下詔伐宋。太宗任命諳班勃極烈完顏杲為都元帥,統領金軍;以宗翰為左副元帥,與希尹、耶律余睹等人率軍從西京攻取太原;以宗望為南京路都統,與阇母等人自南京攻燕京,然后進逼汴梁。宗翰率軍南下后,連續攻克了宋朝的代州、朔州,包圍了太原。宋朝河東、陜西兩路集中四萬大軍救援太原,結果在汾河之北被宗翰擊敗,傷亡過萬。由于西路軍宗望所部已經從河北直撲汴梁,多日沒有消息,宗翰就留下銀術可等將領圍困太原,他自己親率大軍南下。天會四年,宗翰逼降了威勝軍,攻克了隆德府。當宗翰所部攻至澤州(今山西晉城)時,宋朝派出使者來到宗翰軍營,宗翰才知到宗望的西路軍已經進逼汴梁,宋朝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與金國議和。宗翰率軍北返,但太原宋軍誓死不降,宗翰連續攻克了文水、盂縣,留下銀術可繼續圍攻太原。
當年八月,金太宗再次下令侵宋,以宗翰為左副元帥、宗望為右副元帥。九月,宗翰攻陷太原城,俘獲了宋朝經略使張孝純。宗翰的部將鶻沙虎也攻克了平遙、離石、介休、孝義等縣。十一月,宗翰率軍從太原直撲汴梁,連續攻克了隆德府、澤州等地。隨后,宗翰率軍渡過黃河,在汴梁城下和宗望會師。宋朝再次派使者求和,甚至打算以黃河作為兩國邊界,被宗翰等人拒絕。不久,宋欽宗開城投降。第二年四月,宗翰、宗望押解著宋徽宗、宋欽宗、趙氏宗族四百七十余人以及大批財物北上,北宋就此滅亡。宗翰返回北方后,太宗賜給他免死鐵券,除了謀反的大罪,其他罪行可以憑借鐵券免罪,這算得上極其優厚的賞賜了。
追擊趙構
為了鞏固金國的統治,宗翰要求河東、河北兩地的州縣推薦優秀能干的人才出來做官。太宗派出身契丹的大臣耶律暉和宗翰同行,同時命令黃龍府路、東京路的官員推薦像耶律暉這樣的人才。此時鄭州發生了百姓起義,宗翰率軍鎮壓,并將洛陽、襄陽、潁昌、汝州、均州、鄭州等地的百姓全部遷移到河北,并派婁室攻取陜西。
北宋滅亡后,宋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是為宋高宗,史稱“南宋”。天會六年(1128)七月,金太宗下令金軍南下追擊宋高宗。宗望率領的河北金軍認為應當放棄攻打陜西,集中兵力南下伐宋;而宗翰所部河東金軍則認為陜西與西夏相鄰,不能輕易放棄。宗翰也不愿意放棄已經到手的陜西諸地,他對宗望說:“如果我們放棄陜西南下,西夏肯定會認為我們出現了緊急情況。所以追擊趙構并不值得擔心,應該先處理陜西的事情。”河北、河東兩個派系金軍爭論不下,只好將各自的意見奏報給金太宗。金太宗采取了折中的處理方法,既要求趙構逃往哪里就要追擊到哪里,又表示陜西不可輕易放棄。最終宗翰和宗望達成妥協,宗翰留下希尹、蒲察、婆盧火、繩果等人攻打陜西,銀術可鎮守太原,耶律余睹駐防西京,宗翰和宗輔率領河北軍大部和河東軍一部南下追擊趙構。
兩路金軍在濮州會合后,一路南下,連續攻取了東平府、徐州。當時宋軍從江淮一帶征集來的金幣都留在徐州官倉內,全部被宗翰繳獲,分給了他的部下。懾于金軍的淫威,襲慶府、濟南府相繼投降金軍,志得意滿的宗翰派拔離速等人突襲宋高宗駐扎的揚州。就在金軍攻到揚州的前一天晚上,宋高宗已經逃過了長江。為了保命,宋高宗連續給宗翰寫了兩封求饒信。之前,宋高宗給宗翰的元帥府投書時,格式都是“大宋皇帝致大金元帥帳前”,現在就去掉帝號,改稱“宋康王趙構謹致書元帥閣下”。宗翰沒有理會宋高宗,派出宗弼、撻懶、拔離速分路追擊。宗弼所部渡過長江,連續攻克建康、杭州,宋高宗坐船出逃海上。阿里、蒲魯渾從明州出海,連續追擊了三百里也沒能追上宋高宗,金兵在長江以南大肆燒殺搶掠,于天會八年帶著掠奪來的珠寶財物返回中原。天會十年,宗翰升任國論勃極烈,兼都元帥,成為金國最高的軍事長官。
郁郁而終
北宋滅亡后,金國的權力架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于宗翰、宗望分別出任左副元帥和右副元帥,他們各自掌控著以西京為中心的云中樞密院和以燕京為中心的燕京樞密院,不但手握重兵,還擁有著任免官吏、司法裁斷、征收稅賦等權力,已經成了和太宗并駕齊驅的兩大勢力集團。天會六年,宗望病死,燕京樞密院并入云中樞密院,宗翰也就掌握了燕云諸州、河北、河東、陜西等地,成為了金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第一重臣。天會八年,宗翰采納心腹謀士高慶裔的建議,扶植原宋朝濟南知府劉豫建立了偽齊政權,宗翰的勢力基本控制了整個華北。
天會十年(1132),宗翰返回金國上京。當時金太宗已經臥病在床,按照女真的皇位繼承制度,原本應該是太宗的弟弟、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完顏杲)繼承帝位。可斜也早在兩年前已經死去,金太宗有心立自己的長子宗磐為帝,徹底打破女真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制度。然而宗翰卻別有盤算,他覺得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嫡孫合剌(阿骨打長子宗峻的兒子)年幼,比年長的宗磐更便于控制,就和心腹大臣希尹、合剌的養父宗幹一起擁戴合剌即位。由于宗翰兵權在握,而且擁戴合剌的理由又符合祖制,病重的太宗無力爭辯,只得立合剌為諳班勃極烈。天會十三年,太宗去世,合剌即位稱帝,是為金熙宗。盡管宗翰在金熙宗得位的過程中出了大力,但他傾蓋朝野的勢力讓金熙宗也忌憚三分,金熙宗采用明升暗降的做法,將宗翰、希尹、高慶裔等人召入京城為官,悄無聲息地剝奪了他們的兵權,將宗翰一系的權力徹底架空。天會十四年(1137),金熙宗以貪贓枉法的罪名處死了高慶裔,失去兵權的宗翰對此無可奈何,只能坐視親信被殺,最終憤懣而死,終年五十八歲。宗翰死后,熙宗將其心腹希尹等人一一罷官處死,徹底清除了宗翰一系的勢力。
作為女真開國的第一功臣,宗翰被金國歷代君主所推崇,即便是將他視為眼中釘的金熙宗也在他死后追贈他為周宋國王。大定年間(1161~1189),宗翰被追封秦王,配享太廟。
上一篇:宗愨列傳
下一篇:寇準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