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皇后姚氏:聰明美麗識大義,金人未成難封后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皇后姚氏,是后秦國國君姚興的嫡長公主,長相美麗,品德優良。姚興十分寵愛這個女兒。
公元401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派賀狄干帶著千匹良馬,向后秦國君姚興求婚,希望能求娶這位西平公主姚氏,并許諾要將姚氏立為皇后。但是,道武帝拓跋珪那時候剛冊立慕容氏為皇后沒多久,拓跋珪之所以做出此舉,大家都明白他是為了政治聯姻,不是因為真正地愛慕西平公主姚氏。但這對于拓跋珪來說也無可厚非,他是一個帝王,肯定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再加上當時拓跋鮮卑族是一個產馬大國,帶那么多良馬前來求婚,足可見拓跋珪的誠意。
但是,姚興卻覺得拓跋珪讓自己的女兒做妾是在羞辱他,于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婚事。同時,在寵臣赫連勃勃的挑唆下,姚興收下了拓跋珪進獻的良馬,把使臣賀狄干扣留了下來。這一下子惹怒了拓跋珪,于是北魏與后秦之間才有了“柴壁之戰”,姚興的五萬秦軍精銳全軍覆沒。
后來,赫連勃勃也背叛了姚興,攻陷了后秦的大后方,姚興這才覺得情況不妙,向拓跋珪數次求情。但即使到這個時候,姚興也沒有提出讓西平公主姚氏和親,而是在悔恨自己的錯誤。然而,這個時候的姚興絕不會料到,西平公主姚氏最終還是嫁到了北魏。
柴壁之戰結束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414年,北魏的第二任皇帝拓跋嗣又派使者帶著大量禮物前來提親,依然要迎娶西平公主姚氏。當時,姚興病重,眼看后秦一天不如一天,他也很無奈,只好同意將女兒嫁給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姚氏也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知道十二年前正是因為她的婚事,父親才會與北魏展開戰爭,所以她深切地知道這次聯姻的重要性,已做好準備遠嫁北魏,為父親、為國分憂。
公元415年,姚氏在東武侯姚敞、尚書姚泰的護送下到了北魏。北魏鑒于上次聯姻失誤引起的柴壁之戰的教訓,非常重視這次聯姻,在當時舉行了很隆重的迎接儀式,以皇后之禮將姚氏接入后宮。北魏的這一舉動讓整個后秦大松了一口氣。
姚氏入宮后,與拓跋嗣的感情很好,拓跋嗣十分尊敬和寵愛她,一心想立她為后。當時,北魏在立后前會鑄金人測吉兇,結果,姚氏卻始終未能鑄成金人,拓跋嗣就沒有名正言順的理由立她為后。史載:“后以鑄金人不成,未升尊位,然帝寵幸之,出入居處,禮秩如后焉。是后猶欲正位,而后謙讓不當。”這句話說明,姚氏雖然沒能成功當上皇后,但有拓跋嗣的寵愛在,她一切的出入居處一律和皇后之儀一樣。后來,拓跋嗣想要破除祖宗規矩,力排眾議立姚氏為皇后,姚氏卻體諒拓跋嗣的難處,婉言謝絕了。此后,姚氏更加受到拓跋嗣的尊敬。
公元416年,姚興去世,后秦的繼承人荒誕無能,被東晉名將劉裕打得連連敗退。姚氏雖身處北魏朝廷之中,卻思慮故國安危,向拓跋嗣進諫,希望北魏能出手援秦。拓跋嗣不顧左右大臣的勸阻,向后秦伸出了援手。最后中了劉裕的圈套,東晉大敗北魏軍。后來,在謀臣崔浩的建議下,拓跋嗣放棄了對后秦的援救,劉裕順利滅掉了后秦。
盡管后秦滅亡了,拓跋嗣依然像往常一樣寵愛姚氏,仍然讓她在北魏宮廷中享受極高的地位。
公元420年,姚氏去世,拓跋嗣悲痛難當,茶飯不思,過了很長時間才緩了過來。拓跋嗣為了追念西平公主姚氏,謚其為“昭哀皇后”,并加皇后璽綬,葬于云中金陵。至此之后,拓跋嗣終其一生,后位虛設,再也沒有冊立過皇后。
上一篇: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馮氏:從政掌權推改革,政績卓著受尊崇
下一篇: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皇后慕容氏:心靈手巧有福人,立后全憑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