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究竟為哪般
古時候有個叫江淹的人,他年輕時家境貧寒,可讀書卻很用功,文章也寫得不錯。江淹看到他的文章在當時很受歡迎,就漸漸地驕傲自滿起來,尤其是在做了洪祿大夫后,他更不像以前那樣刻苦用功了。從此以后,江淹的詩文越寫越差勁,一天不如一天,中年以后根本沒有寫出過什么像樣的作品。
歷史上關于他文思枯竭的原因,還流傳著幾個故事:據說,有一次他坐船出游,晚上船停泊在禪靈寺外的岸邊。夜里他夢見一個自稱張景陽的人向他討取一匹綢緞,于是他就從懷里掏出剩下的最后幾尺給了張景陽。從此以后,他寫出的文章就枯燥乏味了。
又有一次,他在冶亭睡午覺時,夢見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漢自稱郭璞,向他討要一枝五彩筆,江淹也沒多想,就從懷里掏出五彩筆交給了郭璞。
從此以后,江淹寫出的詩文就平淡無奇,少有佳句了。
江淹年輕時很有才華,隨著歲月的增加他反而文思遲鈍,水平下降,大不如以前。因此,當時就有人說他“江郎才盡”。
后來人們就將一個人文思枯竭、學問日下稱為“江郎才盡”。
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應當吸取教訓,一個人不管他多么有才華有能力,都要謙虛謹慎,努力進取,不要為曾經取得的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否則就會“江郎才盡”。
上一篇:楚莊王問鼎王孫滿
下一篇:王勃九歲指瑕《漢書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