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環
林環,字崇璧,福建莆田人。幼極聰敏,讀書過目數遍即成誦,善作文,為諸生時,文章即為時人所重。及稍長,為人倜儻灑脫,好飲酒、賦詩,永樂三年(1405)中舉,次年廷試成狀元。明清時期,福建莆田的林氏家族在科甲中久負盛名,單明代即有80余人中進士,故福建一向有“無林不開甲”的民謠。關于此事,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傳,林氏先世有一老母,樂善好施,為救濟窮人,暑天施茶,冬月供應姜湯,天天做粉團布施于人。當地有一個窮道士,專靠其施舍為生,前后達3年。老母并不責怪,道士知其心誠,有一天對老母說;“老母施食3載,使貧道賴繼余生,無以為報。貧道觀施主房后之空地,乃千古絕無之風水寶地,老母作古后,若葬于此處,您的后代做官晉爵的人,大約相當于1升芝麻的數量。”老母死后,其子按道士所指葬之,下一代果然有9人中進士,其后愈來愈多,盛極一方,又由莆田遍及福建全省。明代福建林姓進士達280余人,其中6人名列鼎甲,有人說這些姓林的進士大多是老母的后裔。又傳永樂四年(1406)林環將赴禮闈會試時,忽夢其友李文淵送狗肉一片,林環曲一臂受之,起初不解何意,及第后方知片狗(犬)乃“狀”字,曲一臂似“元”字。后林環官文淵閣學士,亦與其友“文淵”之名合。其赴京(指南京)會試,乘船途經吳江(今屬江蘇),時已入夜,系舟岸邊,忽見臨河一高樓濃煙滾滾,火光時見,有一年輕女子赤身裸體破窗跳樓,恰好落入林環船中。時當初春,余寒未盡,此女凍得渾身發抖,林環正自惶懼不安,情急之中,將身上穿的狐裘脫下,披在她身上,使其遮擋御寒。因思己一孤客,彼一少婦,恐遭閑言中傷,不便久留,遂移舟至僻處,送其上岸。及至會試結束,林環與一同考士子前往拜見本房考官,談及此事,忽見同來士子跪在地上,大呼恩人,弄得林環不知所措。原來,跳樓女正是此人之妻,火災當晚,該士子有事外出,及回來時家里已被燒得面目全非。從灰燼中扒出兩具尸體,勉強辨認出是他家一老一小兩位仆人,惟獨不見其妻之尸,不知是否脫難。次日一早,終于尋到妻,卻見身上穿著別人的狐裘,心中頓時犯了疑,不問青紅皂白,休歸母家。至此,吳江士子知錯怪其妻,歸家后又破鏡重圓。放榜后,林環為狀元,該士子名列二甲。林環之同鄉陳寔亦中進士,但陳寔恃才不服,揚言考官錄取不公。成祖召而詰問,陳寔答: “臣百問百答,從無紕漏,緣何不取?”成祖怒其不恭,欲制其狂氣,乃命學士解縉出題,題為: “孔門七十二賢,賢賢何德? 云臺二十八將,將將何功?”成祖親臨考問,陳寔一一對答不誤,文采亦可稱; 林環亦應對如流,毫無遺漏。因二人不分上下,成祖乃加罪陳寔,充軍三邊。林環始官翰林院修撰; 次年晉升侍講,參與《永樂大典》的纂修工作,擔任其中《書經》部分之總裁官; 先后2次充任會試考官,拔取了不少有用人才。林環識略過人,通曉世務,深得成祖器重,一時碩儒皆目為翹楚。永樂十三年(1415),成祖駕幸北京,林環為扈從官員,并受命為經筵講官,以講說經義時嗓音洪亮清晰,得到成祖寵愛。不久,林環患病不治,卒于北京,年僅40歲。時林環入仕未及10年,成祖方欲重用,時人惜其早逝。林環擅長作詩,詩風頗似其人。其未及第時,常縱酒自放,詩作倜儻大度,不拘一格;入詞館后,詩作亦毫無臺閣之氣。《列朝詩集》、《明詩綜》皆收錄其作品,有《齋集》13卷。
上一篇:林大欽
下一篇: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