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而不貪財的李勉
唐朝的李勉,小時候,家里很窮,父親賣煎餅,母親給人洗衣服。李勉白天幫助父親看攤,晚上念書學習。李勉為人誠實、忠厚,街坊鄰里都夸贊他。
長大后,李勉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在客店里,他認識了一個比自己大的讀書人王義,兩人十分談得來。他們住在同一個房間,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
一天,王義洗澡著了涼,晚上發高燒。李勉用濕毛巾給他擦臉降溫,整整忙了一夜,王義的高燒還沒有退。第二天,李勉請了醫生給王義看病,醫生說:“王義得的是急性肺癥,必須趕快醫治……”
王義昏昏沉沉,滴水不沾。李勉既要買藥,又要煎藥,忙得不可開交,沒空看書,可他毫無怨言。王義含著眼淚對李勉說:“賢弟,我的病拖累了你,耽誤了你讀書,實在對不起!”
李勉安慰他說:“賢兄,小弟照顧你是應該的。至于會試,今年不行,以后再考也不遲!”
王義緊緊地拉著李勉的手說:“賢弟,我有一事想求你,我的包袱里有100兩銀子,如果我不行了,你就用它買副棺材,請人把我埋了,剩下的錢,就送給你用吧。”
李勉聽到王義說這些話,心里很難過。他噙著眼淚說:“王兄,你放心,我會想辦法通知你弟弟的……”第三天,王義死了,李勉把王義埋了。后來,李勉堅持考完了會試,榜上有名,當上了縣令,但他始終沒有忘記找到王義的弟弟。
轉眼10年過去了,李勉已入朝做官。有一天,忽聽家人傳報,有一個姓王的人要找他。他立刻召見了那人,一問,原來是王義的弟弟。李勉帶著他到城外荒地王義的墳墓前,叫人挖開墳墓,打開棺材,把那80兩銀子,原封不動還給了王義的弟弟。
王義弟弟流著眼淚接過銀子,說:“大哥,聽說你當時也很窮,為什么你不用這些銀子呢?”
李勉意味深長地說:“不是我自己的東西,我是絕對不用的!”
上一篇:種下智慧的種子
下一篇:系好自己的鞋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