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開元二年(714)二月,唐玄宗李隆基君臨天下的第三年,長安城(今陜西西安)禮部貢院外,士兵荷槍仗矛,如臨大敵; 貢院內,從全國各州縣選拔來的學子們正在參加尚書省吏部的考試。主考官是吏部考功員外郎(從六品上)王邱。從前科舉取士,請托風行,王邱杜絕請托,量才取舍。
考生應試的科目不一,有進士、明經、直言極諫、哲人奇士、手筆俊拔等。其中,進士科最受人推重,競爭也格外激烈。進士科考試共有3場。第一場考貼經,選經書中的一行,把其中的3個字貼上,讓考生讀出被貼的字是哪幾個; 第二場考雜文,作詩一首,賦一首; 第三場考時務策,就時務出個題目,讓考生回答自己的見解。3場考試都實行淘汰制,每場皆定去留。其中,第二場考試最為重要。開元二年考試題目是《旗賦》,且規定須以“風日云野、軍國清肅”8字為韻。李昂揮毫寫道:
遐國華之容衛,諒茲旗之多工。
文成日月,影滅霜空。
乍逶迤而掛霧,忽搖曳以張風。
排回驚鳥,飛天斷鴻。
至若混羽旗以橫野,則睹之者目駭;
雜金鼓而特設,則見之者氣雄……
全文洋洋灑灑,27句,327字,文辭雄勁,用韻準確。王邱讀后,大加贊嘆。3場考試下來,他量才錄取進士17人,李昂名列第一。同榜登科的,都是一時才士。如潞州涉縣(今屬河北)人孫逖,才思敏捷,是當時有名的才子,他不僅考中進士,還榮登哲人奇士、手筆俊拔二科。
中狀元后,李昂步入仕途,拼搏多年,做了從六品上的考功員外郎。考功員外郎是吏部考功司副長官,職司文武官員的選敘、考課等,遇上科舉考試,則出為考官。李昂主考,獎拔寒素,不重門第,杜絕請托,以剛直著稱。
開元二十四年,李昂奉詔出任考官。考前,他對應試者說: “文章的好壞,是完全可以衡量的; 取舍與否,一定要秉公行事。如有請托,一概不錄取。”李昂的舅舅與應試的李權毗鄰而居,兩人私交很深。舅舅找到李昂,替李權說情。李昂大為不滿,發誓要讓李權當眾出丑。考試結束,他將李權文章中的不通之處摘出來,張貼在墻上,讓眾人品評,以羞辱李權。李權憤恨難抑,拱手上前說: “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拙作的毛病,您已指出來了; 您的佳作,鄙人是否可談點兒淺見?”李昂冷笑一聲,道: “有何不可!”李權說:“‘耳臨清渭洗,心向白云閑’,是您的詩句嗎?”李昂道:“是的。”這是他贊美許由的詩句。許由是傳說中的隱士,他崇尚自然,視功名富貴如糞土,堯年老后,要禪位于他,他認為受了莫大的侮辱,跑到河邊去清洗耳朵。李權就李昂此句大加發揮,說: “從前堯年老力衰,厭倦天下,讓位許由,許由不愿聽這樣的話,才跑到河邊去洗耳。現在,皇上正當年富力強,也沒打算把天下讓給您,閣下說‘耳臨清渭洗’是什么意思?”李昂張口結舌,無言以對。他向宰相們訴說此事,宰相們認為考功員外郎品位低,不足以懾服眾人,于是決定,此后的科舉考試改由禮部侍郎(正四品下)主持。李昂是最后一個以考功員外郎主考的人。
李昂詩文俱佳,他應試時的《旗賦》,是他的代表作,備受后人稱道。
上一篇:李旻
下一篇: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