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帝高湛
一、風雨飄搖中的皇位
高湛是高歡的第九個兒子,高洋的胞弟。皇建元年 (560),高湛伙同高演發(fā)動宮闈政變后,高演按照事先的約定,封高湛為右丞相、領京畿大都督,并且許諾高湛為高演之后皇位繼承人。高湛心花怒放不到幾天,高演一反初衷,詔令自己的兒子高百年為皇儲,又封庫狄伏連為幽州刺史,斛律羨為領軍,以此削弱高湛的兵權。高湛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中。不久,高演為了盡早篡位,準備伺機謀殺高殷。當時高演在晉陽,高湛和高殷在鄴城,高演下令高湛將高殷押送晉陽處死。
何去何從? 高湛處于生與死的抉擇關頭。是為虎作倀,協(xié)助高演把高殷處死,以此討好高演,爭取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呢,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扶助高殷,征伐高演呢?
高湛愁容滿面,日夜憂慮,不知道該怎么辦好。散騎常侍高元海是高湛的密友,高湛秘密把他叫到家里,征求他的意見。高元海一開始還不知道高湛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茫然答道: “皇太后康健,兄長高演對你友愛,你還有什么不如意的呢?”
高湛浩嘆一聲: “我叫你來,難道就是要你說這樣一句不痛不癢的話嗎?”
高元海恍然大悟,沉思不語,繞著床沿不停地兜圈子。直到油燈燃盡,東方已露一絲曙光,坐在一邊的高湛實在按捺不住了,急匆匆地問高元海: “怎么樣? 想好了嗎?”
高元海聲音暗啞:“你有三條路可選擇。第一條,你自己親自去皇太后那里求情,然后再到高演那里,請求免除一切職務,解甲歸田,云游四方,這樣可保你平生無憂。第二條路,你去請求高演封你為外地的某一刺史,辭去你的一切中央職位,逍遙自在,不干朝政,這樣也可以平安無事。”話到這兒,高元海嘎然中止。高湛憂心如焚,一再追問第三條路是什么。
高元海沉吟半天,才悄悄說道: “你可以借高殷的名義,號令天下,糾集文武百官,率領天下英雄,討伐高演這個不逆之子,恢復高殷的皇位。這樣,你不僅可以在百姓心目中樹立威望,而且還可步步高升。”
高湛對第三條道路很贊賞,但高湛天性優(yōu)柔寡斷,膽小如鼠,遲疑來遲疑去,總下不了決心。他叫太史鄭道謙給他算一卦,鄭道謙說:“現在做大事不吉利,最好以不變應萬變。殿下相貌不同尋常人,皇位遲早是你的。”太史一席話幫助高湛打定了主意。他決定為虎作倀,把高殷秘密押解晉陽處死。高演順利登基稱帝,為了報答高湛的大功,同時也是心里害怕自己死后還會發(fā)生殺侄篡位的事,因而詔令改封高湛為皇位繼承人。
皇建二年(562)十一月,高演去世,高湛繼承皇位,改皇建二年為大寧元年。高湛的野心終于在靜靜的等待中實現。
但高湛接管的北齊天下,卻遠遠不是太平盛世,而是危機四伏,蕭墻禍起。許多親王貴族對高湛心懷不滿,個個伺機叛亂。平秦王高歸彥是五朝元老,善于見風使舵,號稱“不倒翁”。高湛即位后,高歸彥榮升為太傅兼司徒。高歸彥根本不把乳臭未干的高湛放在眼里。平時上朝,總是帶著三名部曲,全副武裝進入宮廷。家里常常賓客如云,大臣競相巴結討好,一時天下不知皇帝權大還是太傅高歸彥權大。
高湛知道高歸彥這人是個反復無常、有奶便是娘的小人,讓其發(fā)展下去,必然會招致滅頂之災。高湛于是秘密和魏收、高元海等人商議,免除高歸彥的中央官職,叫他到冀州去當個刺史。高歸彥當夜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縱酒作樂,徹夜不眠。第二天早晨上朝議政,才知道事情突變,高歸彥趕忙回家,打點行裝去了冀州。高歸彥知道大勢不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一個深夜率領一隊精銳騎兵,偷偷殺回鄴城郊外。高湛聽說高歸彥兵臨城下后,大驚失聲,連忙命令大軍把高歸彥部隊團團圍住。高歸彥大聲叫喊:“孝昭皇帝剛去世的時候,六軍百萬雄師都在我手里掌握,我若想叛亂,早在那時就行動了。我現在只是前來清君側,希望皇上能把高元海等佞幸小人清除,別無他意。”高湛不由分說,下令攻擊,將高歸彥活捉,高湛下令把高歸彥裝入囚車,用木板叉住兩頰,使他不能發(fā)聲。然后押送刑場,將高歸彥連同子孫十五個人全部屠殺。
郊外的刀槍聲剛平息,高湛不知道宮廷內還有人在暗自飲泣,長吁短嘆,這個人就是高演的兒子高百年。自從高湛取代他稱帝以后,高百年滿腹憂慮,一腔怨忿,無從發(fā)泄。一天到晚,總是獨自一人坐在書桌前,在紙上胡亂畫滿無數個只有皇帝才能專用的“敕”字。高百年的老師賈德胄偶而發(fā)現書桌上寫滿的“敕”字,大吃一驚。他心想,這事若被人告發(fā),不僅高百年會身首異處,自己作為高百年的老師也逃脫不了厄運。既然如此,不如主動向高湛告發(fā),不僅可以保全性命,還可以落個對皇上忠心不二的美名。想到這,他偷偷地從桌上把紙張塞在袖子里,去朝廷向高湛告發(fā)高百年有謀叛之心。事有湊巧,當日天空出現兩條長虹,橫貫藍天。高湛以為這是人間有兩主的兆告,高湛聽說高百年有不滿之心后,雷霆大發(fā),下令把高百年召來。高百年知道這一去肯定是再無生還路,于是將心愛的玉玦留給他的妃子斛律氏作為紀念,坦然地被押送朝廷。高湛叫百年當場再寫一個“敕”字,然后把賈德胄拿來的那張紙相驗照,果然皆出自同一人的手跡。高湛冷冷一笑,下令七、八個打手一擁而上,拳杖交加,高百年沿著長廓躲閃,鮮血把整個長廓染得腥紅。高百年被打得奄奄一息后,高湛把他一斬為二,將尸體扔進池水,一池清水頓時變色。高百年的妃子斛律氏聽說高百年遇難后,整日手握玉玦,飲食不進,呆呆不語,一個月后憂郁而死。
高百年被害的當天晚上,電閃雷鳴,大雨滂沱,仿佛千軍萬馬從天空中殺將下來,高湛認為這是上帝對自己的報應,嚇得跪在雨水中,叩頭不已。
二、失去優(yōu)勢的東西關系
北齊初年,北齊、北周之間,北齊實力一直強于北周。自從北周柱國大將軍楊忠執(zhí)政后,東西方勢力大為改變,北齊由從前的優(yōu)勢走向消極被動的防御。每年冬天黃河一結冰、高湛便令士兵將河冰擊破,以免北周入侵。但一道黃河天險,絕對阻擋不住楊忠的馬蹄。河清二年 (564)十二月,楊忠利用黃河結冰的機會,糾集突厥木桿可汗、地頭可汗和步離可汗,浩蕩二十萬大軍向北齊撲去。楊忠一鼓作氣,接連拔掉北齊二十多座城市,大軍直逼晉陽城 (今山西太原市南)。當時正逢連日大雪,廣袤中原白茫茫一片,平地雪深一尺多。高湛當時正在晉陽城,一看楊忠大軍壓城,心想不妙,匆忙上馬想要逃離晉陽。大臣高叡、高孝琬和段韶等人攔住高湛的馬,一齊下跪,請求高湛在國難關頭千萬別離開前線,否則會動搖軍心。高湛見大家都苦苦哀求,只好提心吊膽地留了下來。經高叡等人建議,北齊大軍全由高叡、段韶等人統(tǒng)率。為了穩(wěn)定軍心,高叡叫高湛登上城頭。北齊士兵一見皇上戎裝督戰(zhàn),個個士氣大振,山呼萬歲。城外空厥木桿可汗一見高湛親臨前線,也有些膽怯起來。
楊忠大軍千里跋涉而來,又逢大雪連綿,曠日持久呆在野外,對北周十分不利。于是楊忠下令以步兵為前鋒,二十萬大軍向晉陽發(fā)起猛攻。段韶向高湛建議說:“步兵的力量是有限的,加上大雪蔽日,我們現在如果要迎擊,他們肯定會以一當十的。我們不如以逸待勞,閉關不出,凍他們幾天,等他們士氣消沉一些,我們再反攻也不晚。”過了幾天,北齊兵開始反攻,北周大敗。突厥木桿可汗還沒和北齊交戰(zhàn)就匆忙騎馬逃竄。從晉陽以北七百多里,都被突厥的鐵騎蹂躪成一片瓦礫,千里雪原都被鮮血染紅,成為千里血原。突厥兵逃到長城腳下的時候,戰(zhàn)馬又饑又寒,再也站不起來,膝以下馬毛全部凍掉,不久戰(zhàn)馬所剩無幾,突厥兵只好以武器作拐杖,一瘸一拐地逃回大漠。
高湛見敵軍已經遠離,心頭一片巨石這才落地。膽小如鼠的高湛一見大將斛律光從前線歸來,立即跑上去和斛律光抱頭痛哭。高叡、斛律光等人趕忙安慰高湛,不必大驚小怪,危險已經過去,天下又是太平。
經過這場浩劫,北齊許多農民背井離鄉(xiāng),土地荒蕪,政府財政日見拮據。為了拯救危局,高湛于清河三年(564)下令繼續(xù)推行北魏孝文帝以來的均田制。用作均田的土地分兩類: 一是露田,一個已婚男子可授露田八十畝,一個已婚女子可授四十畝。露田不能世代繼承,占有者死后必須歸還國家。二是永業(yè)田,每個18歲以上的男子授永業(yè)田二十畝,用以栽種桑葉。不宜種桑的地區(qū)授予麻田。永業(yè)田可以世代繼承,可以不歸還國家。北齊均田制中,不僅耕牛可以和人一樣享受授予土地的待遇,而且奴婢也可以授田。當時規(guī)定: 奴婢可以和自由人一樣占有露田,不同官爵的大臣對于奴婢受田的人數有嚴格的限制。親王一級可以占田的奴婢人數為三百人,親王嫡子為二百人,正三品以上的大臣和皇親國戚限止一百人,七品以上限止八十人,八品以下到一般平民,奴婢占田數目限止在六十人。
占有均田的人家都得向政府交納租調。每年夫妻兩人要向政府交納墾租二石,義租五斗。墾租是交給當地政府,義租是用來充實國庫,用以救濟天災人禍。調是指夫妻兩入每年要向政府上繳絹一匹、綿八兩。奴婢也得交納租調,但只交納平常一夫一妻數額的一半,耕牛交得更少些,一頭耕牛每年要繳納調絹二尺、墾租一斗,義租五斤。
均田制的推行對地主比較有利,因為只有地主才廣泛地占有奴婢和耕牛。盡管如此,推行均田制度后大量流落他鄉(xiāng)的農民又重新得到了土地,安居樂業(yè)。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因此大量上升,北齊的國力也相對充實了些。
三、北齊第一個太上皇
荒淫殘暴,聲色狗馬,是北齊皇帝的通病。高湛當皇帝后,威逼兄嫂李氏 (文宣帝高洋妻子)和自己私通,李氏罵他是禽獸。高湛威脅她說: “你若不答應我,我就把你的兒子高紹德宰了”!李氏知道高湛生性如狼,什么事都干得出來的,只好含淚屈從。高湛亂倫的丑事慢慢在宮廷內外傳開,不久,李氏懷孕了。碰巧有一天太原王高紹德從外地回都城看望母親,李氏怕高紹德發(fā)現這樁丑聞,不讓他進門。高紹德一時怒起,站在門外說:“我難道不知道娘干的事嗎?娘肚子大了,所以不好意思見人”!李氏羞愧難當,生下女嬰后,偷偷把她扼死了。高湛聽說后,勃然大怒: “你既然敢殺我的女兒,我就敢殺你的兒子”!高湛把高紹德押來,當著李氏的面把高紹德殺了。李氏慟哭不已,哀聲震天。高湛不僅不收斂,反而獸性大發(fā),把李氏的衣服全部扒光,用皮鞭狠狠抽打,李氏昏死過去后,高湛把李氏裝在一個大布袋里,然后扔進水池。高湛氣沖沖離開后,宮人非常同情地把李氏撈起,等她蘇醒后,又把她偷偷地送到妙勝寺當了尼姑。
大寧元年 (562) 四月,婁太后病亡。按照禮儀,高湛應該缞服守靈,停止樂舞。高湛根本不理會這一套,聲色狗馬,一仍如舊。照樣還是穿著那身黃袍,舞女娉婷,笙歌曲曲,
上一篇:武悼天王冉閔
下一篇:毅宗李諒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