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寬
邢寬,字用大,南直隸無為(今屬安徽)人,家境殷實。祖、父皆為當地之刑官,常憐憫囚犯,為之寬刑,甚得鄉里好評。其父有子,為弘揚祖德,即取名邢寬。因為家里很富有,不需為生計而奔忙,邢寬自幼即專事于讀書,亦好聲伎游樂之事。永樂二十二年(1424)會試,他以第7名中試。及廷試時,主考官曾棨呈上錄取名單,擬江西豐城人孫曰恭為一甲第一名。大概是名單上“曰恭”兩個字寫得太近吧,成祖一眼看上去,竟像一個“暴”字,頓感不快,自言自語道: “人君以仁為本,豈能容‘暴’字?”至于其試卷優劣如何,竟看都不看,一筆將孫曰恭的名字劃掉,又命再取他人名單,一眼看到邢寬的名字,笑道: “邢寬不就是‘刑寬’嗎?好極了,就讓他當狀元!”成祖皇帝為什么對“暴”字這樣敏感?原來,成祖的皇位是從他侄子朱允炆手里奪過來的,當時號稱“靖難”,實際上殺了不少忠于建文朝的人,以致人心浮動。雖事過20多年,他仍沒抹去心中這道濃重的陰影,故一看到“暴”字,像被蝎子蟄了一樣,聯想到“暴君”,越想就越不對勁了。邢寬所以僥幸,是因為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孫曰恭雖然吃了虧,但成祖并沒有無情到底,最后還是給了他一個探花。其實,孫曰恭為人淳篤,操持學問頗有可稱之處,頗得“三楊”器重,仕至翰林院侍講,其性情行事,與“殘暴”一點兒也不沾邊。傳說,狀元及第后被召見的時候,邢寬好奇皇后的儀態容貌,正退出時,情不自禁地甩頭偷看了一眼。這一切都被成祖看在眼里,按內廷規矩,臣子進宮,儀軌極嚴,像邢寬此種作態無疑是違禁的,遂詰問道: “邢狀元留步! 朕問你,既然退出殿門,為何又甩頭亂瞅?”邢寬嚇得慌忙下跪,他雖然不懂內宮儀軌,但私看皇后罪在不赦他還是知道的,于是情急生智地說道: “臣因看見陛下宮內梅花垛子墻莊嚴富麗,真乃我主萬世基業之象征也,故不禁回頭觀望,萬望陛下恕罪。”一套甜嘴蜜語,打動了成祖,龍顏大悅,笑道: “卿既喜歡此墻,朕賞你10萬兩銀子,回家造一個就是了。”邢寬因禍得福,名利雙收,后來真的在家鄉無為建了一個梅花垛子城。邢狀元的這些軼聞趣事遠近傳揚,當地就有民謠說: “邢寬因為名字好,為自己撈了個狀元; 因回頭看皇后貌美,為家鄉撈了個梅花垛子城。”邢寬及第后,除官翰林院修撰,先后參與修纂《仁宗實錄》、《宣宗實錄》,升翰林院侍講,正統四年(1439)主考己未科會試。邢寬素患足疾,行走不便,不久即乞疏歸家養病。時家中老母身體尚健,邢寬無所事事,遂注意體察民情,將考察所得總結為十余事,上達皇帝,得到嘉許。正統十一年(1446)復受召至京,重任前職; 次年主考順天府鄉試; 景泰三年(1452)升南京翰林院侍講學士; 兼署南京國子監事。景泰五年(1454)六月卒于任內。邢寬一生優游翰林10余年,為人隨和無忤,亦無甚突出才能。居家有“孝友”之名,一家數世同堂,兄弟子侄居于一處達數百人,邢寬皆能與其和睦相處。
上一篇:趙逵
下一篇:鄒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