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戰國
時代名。指周元王元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475—前221)統一中國的一段時期。戰國時期,秦、齊、楚、燕、韓、趙、魏等七雄并立,各諸侯國相繼變法,互相兼并,征戰不休。地主和農民階級的出現和發展,標志著我國奴隸社會的崩潰和封建社會的確立,從而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大變革,在思想領域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創造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政治、倫理、軍事、經濟、歷史和文學藝術文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之一。
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戰國
時代名。指周元王元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475—前221)統一中國的一段時期。戰國時期,秦、齊、楚、燕、韓、趙、魏等七雄并立,各諸侯國相繼變法,互相兼并,征戰不休。地主和農民階級的出現和發展,標志著我國奴隸社會的崩潰和封建社會的確立,從而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大變革,在思想領域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創造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政治、倫理、軍事、經濟、歷史和文學藝術文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之一。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成語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掃清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