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十面埋伏
古代琵琶曲。作者佚名,明末在民間流行。明末清初王猷定在《四照堂集·湯琵琶傳》中曾對琵琶曲《楚漢》做過極其詳盡的描述,致使后人認定《楚漢》即《十面埋伏》的前身。樂曲描寫了劉邦與項羽的垓下決戰場面,氣勢磅礴,無比生動。曲譜初見于華秋蘋《琵琶譜》。以后各種傳譜分段不一,按衛仲樂的傳譜分成十三段。1列營,2吹打,3點將,4排陣,5走隊,6埋伏,7雞鳴山小戰,8九里山大戰,9項王敗陣,10烏江自刎,11眾軍凱旋,12諸將爭功,13得勝回營。
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十面埋伏
古代琵琶曲。作者佚名,明末在民間流行。明末清初王猷定在《四照堂集·湯琵琶傳》中曾對琵琶曲《楚漢》做過極其詳盡的描述,致使后人認定《楚漢》即《十面埋伏》的前身。樂曲描寫了劉邦與項羽的垓下決戰場面,氣勢磅礴,無比生動。曲譜初見于華秋蘋《琵琶譜》。以后各種傳譜分段不一,按衛仲樂的傳譜分成十三段。1列營,2吹打,3點將,4排陣,5走隊,6埋伏,7雞鳴山小戰,8九里山大戰,9項王敗陣,10烏江自刎,11眾軍凱旋,12諸將爭功,13得勝回營。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醫學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要事·南北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