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詞
張敬忠①
五原春色舊來遲②,二月垂楊未掛絲。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注釋】
①張敬忠,生卒年不詳,初唐詩人,官監察御史,開元中為平盧節度使。《全唐詩》錄存其詩二首。
②五原: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
⊙【詩本事】
據《新唐書·張仁愿傳》記載,中宗神龍三年(707),張仁愿任朔方軍總管時,曾奏用當時任監察御史的張敬忠分判軍事。這首《邊詞》,約是他在朔方軍幕任職時的作品。
⊙【賞評】
本詩寫邊地自然景物。
首句寫時間、地點并總寫五原地區的春色之遲。而用“舊”字則表明此地荒寒,自古便是如此。次句通過具體景物寫春色所來之遲。仲春二月,垂楊卻仍未吐絲。這極易與內地此時風物形成對比。此時內地桃紅柳綠,而此時邊地卻楊柳禿枝,不見綠色。
三、四句對比此時邊地與京城的景物。邊地此時剛河畔冰開,天氣轉暖,似入初春,都城長安已值花謝,已入暮春。兩相對比,愈顯邊地荒寒,而提及長安則別見新意,寓一層對帝京的思念。
⊙【詩評選輯】
①明·敖英《唐詩絕句類選》:人多說邊境之苦,而此詩想到長安,思更深苦。
②清·黃生《唐詩摘鈔》:情在景中。只一意,用“今”、“舊”兩字,翻作兩層,只說邊地苦寒,而征人之不堪自見。
③清·徐曾《而庵說唐詩》此詩不用深巧,只將春色遲三字寫大意,而邊地之苦自見,尚不失盛唐步武。
④清·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末二句,深情含蓄。
⑤近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此邊詞而不言邊塞之苦。但用對比手法將“河畔”與“長安”兩兩相形而意在言外,且語意和平,可想見唐初國力之盛。
上一篇:岑 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李世民《過舊宅二首(其一)》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