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①
北風卷地白草折②,胡天八月即飛雪③。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④,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⑤,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⑥,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注釋】
①岑參:見《銀山磧西館》。
②白草:西域草名,秋天變白色。
③胡天:指西域的氣候。
④闌干:縱橫散亂、交錯雜亂狀。
⑤轅門:古代軍營前以兩車之轅相向交接,成一半圓形門,后遂稱營門為轅門。
⑥輪臺:在今天新疆米泉境內。
⊙【詩本事】
歌,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與“行”近似。明代文學家徐師曾在《詩體明辨》中作解釋說:“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岑參于天寶十三載(754)夏秋之交到北庭,至德二載(757)春夏之交東歸,其間三歷雪季,遂有此作。
⊙【賞評】
此詩重點寫邊地風光,兼表惜別之意。
詩歌前八句照應題目中的“雪”字,極繪下雪之狀及天氣之冷。
其中寫邊地北風呼嘯,白草斷折,雪如梨花,漫天飛舞,極具氣魄。接下來通過人穿狐裘而不覺暖,角弓拉不開,鐵甲難穿等細節極繪大雪造成的極為嚴寒的天氣。以下兩句承上啟下,總繪北方沙漠中到處冰天雪地、陰云濃重之景,又以一個“愁”字總領下文,為寫離別之愁作鋪墊。接下八句寫送別場面。主帥于營帳中擺酒置樂為行者壯行。天色已晚,雪卻不停,以至于紅旗被凍住,經風不動,主客分手時,雪塞滿了整個山路,依依惜別,意遠情長。“不見君”、“馬行處”兩句,寫盡送行者心態。
此詩雖為送別,重點卻在于描繪奇險浪漫的邊地風光。詩歌筆法巧妙,內容新奇,遂引人入勝,千百年來為人傳誦。
⊙【詩評選輯】
①唐·杜確《岑嘉州詩集序》: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閭里士庶,戎夷蠻貊,莫不諷誦吟習焉。
②明·邢昉《唐風定》:細秀裊娜,絕不一味縱筆,乃見煙波。
③清·宋宗元《網詩園唐詩箋》:深情無限,到底不脫歌雪故也。
④清·范大士《歷代詩發》:灑筆酣歌,才鋒馳點。雪字四見,一一精神。
⑤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忽如六句,奇才奇氣奇情逸發,令人心神一快。瀚海句換氣,啟下“歸客”。
上一篇:李 端《瘦馬》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孟 郊《百憂》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