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 客
慕 幽①
去住知何處,空將一劍行。
殺人雖取次②,為事愛公平。戟立嗔髭鬢③,星流忿眼睛。曉來湘市說④,拂曙別遼城⑤。⊙【注釋】
①慕幽,詩僧,生卒年不詳,生活于五代時期,與僧人齊己等友善。《全唐詩》存詩六首。
②取次:隨意,任意。
③髭(zī):胡須。
④湘市:泛指江南。
⑤拂曙:即拂曉,大清早。遼城:遼東城,即今遼寧省遼陽市,詩中泛指北方邊疆地區。
⊙【詩本事】
慕幽與齊己等友善,雖然都是僧人,但他們都具有唐代士人們普遍有的豪俠氣質,在詩歌的吟詠中也多有表現。與齊己等都寫有《劍客》詩。
⊙【賞評】
這首詩塑造了一個來去飄忽、好抱打不平而又英武不凡的義俠形象。
開首兩句寫劍客來去住宿都不固定,身無他物,只有一劍隨身。這樣就寫出了義俠的身份隱晦、殺人見血、來無影去無蹤、極富神秘色彩的特點。“殺人雖取次,為事愛公平”,極寫劍客的行為與信念——雖然表面上看,他們的殺人好像很隨意,但并不是睚眥必報的報個人私仇,而是為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這兩句突出了劍客的高尚品德。“戟立嗔髭鬢,星流忿眼睛”兩句接著三、四句寫劍客形象——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劍客勃然大怒,胡須髭張、頭發上沖冠;眼睛瞪大,寒光四射。這兩句把劍客的形象描繪得極具立體感,也很充分地表現出劍客看不慣世間不平事的精神實質。結尾兩句寫劍客當天還在江南的湘市愉悅,第二天早晨卻又離開了北方邊疆的遼城。一方面表現劍客“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不慕名利的思想行為;另一方面呼應開頭,再次寫其行蹤飄忽、往來不定的特點。
慕幽是一位深受唐代三教影響的詩僧,他塑造的劍客形象分明就是他本身的象征。這首詩語言準確而又生動形象,其所刻畫的人物栩栩如生,神采飛揚。慕幽雖為僧人,但他的這首詩在氣魄上即使與盛唐諸公的作品相比較,也毫不遜色。
上一篇:齊 己《劍客》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李 白《北風行》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