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孤桐》中外哲理詩賞析
天質自森森, 孤高幾百尋。
陵霄不屈已, 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 陽驕葉更陰。
明時思解慍, 愿斫五弦琴。
此詩為詠物述志之作。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天質”,乃天賦、天性。“森森”,形容樹木的繁茂。孤桐根深葉茂,似乎它的天性即是枝葉繁茂。古人所指的一尋,乃七尺或八尺之長。“幾百尋”為泛言其高,并非實指。孤桐不僅枝葉繁茂,而且高高聳起。這兩句貌似客觀的敘寫之中已包含著作者對“孤桐”贊譽。
“陵霄”四句則撇開其形,獨贊其神。高高聳立的孤桐,筆挺直立,毫不彎曲,似乎不把萬物之上的云霄放在眼里,即使是迫近云霄,也決不彎腰屈身。而它深深扎在地下的樹根,卻是根須扶疏,吸吮著大地提供的營養。年歲越大,其根也就更加粗壯;烈日愈甚,其葉的陰涼也就愈加濃密。
“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禮·樂記》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南風,古歌名。《孔子家語·辯樂解》云:“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解慍”,即消除怨怒。桐木制琴,歷史悠久。《詩·鄘風·定之方中》詩即云:“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這棵孤高繁茂的梧桐,自言,如果身當圣明之世,需要消除百姓心中的怨憤;那么,它情愿被砍伐下來,去制成可以歌唱《南風》之歌的五弦琴。
這首詠物詩,略形重神,高度贊揚了孤桐耿介不屈的性格和勇于獻身的精神,自述了個人的襟懷與抱負,同時也含蓄地講明了為人之道。
上一篇:《孟郊·孟郊》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孟郊·寓言》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