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民·吊岳飛——謁杭州岳廟》中外哲理詩賞析
你不是神明,
你是一位
——將軍!
人們把香燭敬給你,
不是為討取什么
恩佑、憐憫!
而是對
邪惡、奸佞的
——示威!
對千秋功罪的
——感憤!
風波亭
不是歷史的
——陳跡!
我看到的
是血跡猶新!
刀斧手并沒有睡覺呵!
正如八百年
從沒缺少過
——秦檜,
岳將軍的后繼者,
至今也并不
——乏人……
這首充滿著激情、哲思的詩作,借題發揮,以“對千秋功罪的——感憤”為抒情線索,融入了作者對民族對歷史與現實深沉的思考。
第一節思考的是我們的人民。多少年來,我們的人民到鄂王像前、墳頭敬香祭祝,是因為難以忘懷這位民族英雄——這位叱咤風云、威震中州、執意要補天填海的南宋名將;同時,也是要永遠地詛咒給我們民族帶來巨大災難的民族敗類!作者在這里告訴我們:人民的眼光是銳亮的,是非觀是坦誠、鮮明的;歷史的本來面目、歷史人物的千秋功罪,唯有他們評說、公證, 才能夠昭示人間, 大白于天下!
第二節思考的是我們的歷史與現實。作者由歷史上血跡斑斑的風波亭聯想到了現實:“我看到的/是血跡猶新!/刀斧手并沒有睡覺呵!”此二句猶如千鈞重錘落在警鐘上,渾重、巨響的鐘聲震憾著我們的心靈。我們不禁想到:當代陰謀家、邪惡勢力與歷史上秦檜這類民族敗類所表演的一幕幕丑劇、謬劇,是何等驚人的相似!雖然時間在流轉,人也換了面孔,但他們那禍害民族禍害國家的根性,并沒有什么不同。然而,有了邪惡勢力的滋生, 也必然有正義的力量出現,歷史如此,現實也如此。作者曾寫過一批悼念詩,其中有對彭德懷高風亮節的歌頌(《你與太行同高》),有對劉少奇以身殉于自己的信仰的贊美(《忠魂曲》),有對瞿秋白烈士的評價(《飲酒亭寄語》),還有《寫給三家村》、 《他——遇羅克》等等。這些人不就是正義力量的代表嗎?不就是“岳將軍的后繼者”嗎?不僅如此,作者的視野又面對更久長、更廣闊的時空,其詩句還有更深邃的意蘊:在八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有秦檜謬種,也有岳將軍的繼承者,那么,將來呢?回答是, 只要謬種不絕,岳將軍的后繼者也會應運而生,不乏傳人。有邪惡,就有正義;這是唯物辯證法;而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這又是歷史的必然。
張志民詩歌的美學表現,比較著眼的是自然、樸實、真誠,節奏自由明快、短促有力;所抒發的感情,飽滿充沛、壯懷激烈,詩人一顆熾熱的詩心跳動在字里行間,讀來讓人痛快淋漓、意緒飛揚。他曾說過:“不能給讀者擺‘迷魂陣’,要以淺近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思想。”又說:一個詩人, 只有和人民跳著同樣的脈搏,有著共同的命運,才能愛人民之所愛,憎人民之所憎。縱觀他幾十年的詩作,這個主題是貫徹始終的。
上一篇:《勃朗寧夫人·可是愛只要是愛》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普列舍倫·命運的作弄》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