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飛鳥集(節選)》中外哲理詩賞析
28啊,美呀,在愛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鏡子的諂諛中去找尋。
57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
65小草呀,你的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足下的土地。
103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126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127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地道謝。
浮華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它道謝的。
129 “可能”問“不可能”道:“你住在什么地方呢?”
它回答道:“在那無能為力者的夢境里。”
130 如果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時,真理也要被關在外面了。
138 文字對工作說道:“我慚愧我的空虛。”
工作對文字說道:“當我看見你時,我便知道我是怎樣地貧乏
了。”
157 夜秘密地把花開放了,卻讓那白日去領受謝詞。
176 杯中的水是光輝的;海中的水卻是黑色的。
小理可以用文字來說清楚;大理卻只有沉默。
217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
吧, 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著綠蔭的。
《飛鳥集》是一部格言詩集,其中有些詩又類似精巧的寓言詩,詩集是詩人從他的孟加拉文詩集《微思集》中選出的,少數是其訪日時的即興英文詩作,共326首,我們從不同側面精選了其中的12首。詩都是隨感式的短短幾句,有直抒對人生的感悟;有借事或觸景的抒懷。寫的都是生活中的瑣細小事,大自然中的平凡景象或物體,但這些常人司空見慣的人、事、物、景,在詩人獨特感受中,都賦予他(它)以特殊的生命,或讓它們自己去傾訴,或由詩人來代言,透過一個個表象,揭示或引發出深刻的自然規律;高尚純正的價值觀念,以及美好生活的神奇魅力,還有自然的和諧、溫馨、甜蜜和完美。就詩所闡發的主題思想而言,它可分為幾種類型,象第57、138、157、217首詩,是贊頌人的謙遜、虛心美德的。謙遜和虛心在人類生活中有著多重的重要意義。就充實、完善自我而言,它是一個前提條件,毛澤東說得好,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因為正象烏申斯基所說:“只有正視自己的無知,才能擴大自己的知識。”就處理人際關系、社會關系而言,它又是一種促進和諧的重要因素。不謙遜、不虛心必然心態驕傲,舉止傲慢。而“高傲是在自視比他人優越和謬誤中產生的喜悅。” (斯賓諾莎語), “在傲慢不遜的性格中,對己的憤怒和對人的激怒只隔一紙。”所以,高傲必然與人和社會引起紛爭,造成不和甚至破壞。鑒于謙遜、虛心是人和社會必備之美德,所以泰戈爾從多種角度,借各種事物,來贊美它,弘揚它。而作為詩,這種思想的表達,又運用的是優美的詩句和意境,形象具體、感性理性并茂,以情感人,又曉之以理。并且從哲理的高度,還論述了虛心、謙遜和自滿、傲慢與偉大和渺小,尊貴和卑微的辯證關系。第57首講人越謙卑就越近于偉大,必然受人尊敬。反之則相反。157首講“夜秘密地把花開放了,卻讓那白日去領受謝詞。”只要對花,對人類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就享受了存在的價值,奉獻的喜悅,至于領受不領受謝詞,那是“表象”的問題,無虛榮心自不計較。而第217首詩人勸勉人們的價值取向更為明晰:讓果實去追求“尊貴”、花去追求“甜美”的贊譽, “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吧,葉是謙遜的,專心地垂著綠蔭”,給人帶來似乎微不足道,確有實際價值而又不被人稱道的涼爽!不為夸獎又不自我玄耀,只是默默地專心的奉獻,這才是最偉大的“事業”!
有些詩是詩人把人生經驗總結為箴言,勖勉人們如何正直的做人,公正的處世的。如詩提醒人們要在愛中找自己,即以愛人作為準則來審視自己,不要在“鏡子的諂諛中去找尋” (28首),即不要陶醉在別人對自己卑賤的奉承之中,那不是真正的自我。要學蜜蜂感謝花朵使你啜了蜜,不要象蝴蝶,受到花的恩惠,反讓花來感謝你(127首)。還提醒人要認識到人的一生要成就一項事業,不可能不犯錯誤,所謂“犯錯誤是人的本性”(日本諺語),關鍵是知錯即改,使之能吃一塹長一智。如果怕犯錯誤,什么都不敢去做。 “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那“真理也要被關在外面了。” (130首)。還有些詩哲理味更濃,讓人反復體味方能領會其深刻含義的。如講一杯水,清徹見底,晶瑩發光,而海水卻因幽深而顯得漆黑無光。但前者卻是淺薄、微小,有限的;而后者則浩瀚博大,恰如淺顯的小道理一目了然極易講個明白,而深奧的大道理,內涵博大,關系復雜,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得清楚的,所以,現出沉默的樣子。其實越沉默,越示其內涵之豐富無限。這是表象和本質的對比,有限和無限的對比,淺薄和豐厚的對比,讓讀者在對比中自擇取舍。又如138首講“文字” (表達思想的工具)與“工作”互感“空虛”和“貧乏”的感悟,65首講小草雖小,擁有足下之土就足以自豪的生存意識;103首講“根”和“枝”互依互補,部分和整體的辯證關系等等。這些平凡的自然景象詩化后,給人帶來的已不是自然狀態的生活瑣事或自然景象,而是蘊含其中的美和力,是滋養充實人類最美好的精神食糧。
縱觀泰戈爾之詩,清新秀美,委婉幽深。慧眼獨視尋常事中之不凡,愛心撫慰著人世之炎涼,他把世俗引向高雅,他使人神合一,把人生推向完美,人化為詩,詩化為人,堪稱真正偉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上一篇:《楊煉·飛天》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鄭敏·馬》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