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巾漉酒》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梁·蕭統(tǒng)《陶淵明傳》:“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fù)著之。”又見《宋書·隱逸傳·陶潛》。
【釋義】此典說明陶淵明的真率放達(dá)的性格。
【例句】①黃花恰正開時(shí)候,籬下自教巾漉酒。功,也罷手,名,也罷手。(陳草庵〔中呂·山坡羊〕)此將陶淵明自釀濁酒的簡樸生活當(dāng)作自己的理想。②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倒大來快活也末哥。(楊朝英〔正宮·叨叨令〕《嘆世》)此以陶淵明自喻。③裹著一頂漉酒巾,學(xué)五柳先生。(喬吉雜劇《杜牧之詩酒揚(yáng)州夢》第四折〔折桂令〕)此例中,葛巾漉酒的五柳先生用來形容生性瀟灑,行為放略的人。④倒不如我這拂黃塵的布袍,漉渾酒的綸巾。(馬致遠(yuǎn)雜劇《西華山陳摶高臥》第二折〔烏夜啼〕)用陶淵明典故,寫隱居生活。
上一篇:元曲典故《葛仙公》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葛洪丹井》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